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肾移植受者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受者体内中性粒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1b、CD15和CD62L的表达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9月至2015年1月在解放军第三○九医院全军器官移植研究所进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的142例受者的血液样本,其中男95例,女47例;选取2009年9月至2015年1月在解放军第三○九医院体检中心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男22名、女9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通过外周血CMV......
作者:肖漓;白剑;何秀云;韩永;许晓光;樊文梅;毕丽丽;高钰;孔祥瑞 刊期: 2016- 20
-
后腹腔镜老龄活体供肾肾移植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老龄活体供肾肾移植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三○九医院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行后腹腔镜活体供肾肾移植术的供者年龄≥55岁的44例供者及对应受者(老龄供肾组)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供者年龄<55岁的79例供者及对应受者作为对照(中青年供肾组).比较两组供、受者术后并发症,供者保留肾肾功能恢复情况及移植肾肾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供者临床基线资料比较显示,老龄供肾组......
作者:罗用文;李钢;王振;范宇;柏宏伟;常京元;贺腾辉;钱叶勇 刊期: 2016- 20
-
肾移植受者西罗莫司联合小剂量环孢素转换治疗的五年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5年随访,探讨肾移植术后由传统的环孢素A(CsA)三联免疫抑制治疗转换为西罗莫司(SRL)联合小剂量CsA和泼尼松(Pred)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开放性非随机的临床研究,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5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门诊规律随访的46例口服CsA+霉酚酸酯(MMF)+Pred的肾移植受者,进行SRL+小剂量CsA+Pred的转换治疗.其中......
作者:朱兰;丁韬;王筱啸;林正斌;陈刚 刊期: 2016- 20
-
后肾间充质干细胞在小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后肾间充质干细胞(MMSC)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C57BL/6J雄鼠分为正常组(n=5)和实验组(n=30).正常组作为术前对照,实验组进行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手术处理,根据股静脉注射物不同,再分为两个亚组:缺血再灌注组(注射生理盐水,10ml/kg)和细胞治疗组(注射含5×105个MMSC的生理盐水,10ml/kg).实验组术后12、24、72h和正常组各取5只小鼠全血和肾脏,......
作者:应美珂;陈芷珉;王宇成;冯时;林川;陈非飞;周芹;赵杰;王慧萍 刊期: 2016- 20
-
DCD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性大出血临床特点及防治体会
目的探讨心脏死亡后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术后真菌感染性大出血的特点和防治策略.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3年8月25日至2015年6月30日期间完成的91例次DCD供肾移植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术后真菌感染性大出血的特点、治疗及预防策略进行分析总结.结果91例次DCD肾移植,按照围手术期预防真菌感染方案分为2组:氟康唑预防组:2014年6月11日之前共完成26例,采用氟康唑预防真菌感染,术后......
作者:赵大强;黄正宇;洪良庆;廖涛;唐月娥;纳宁;李衡;缪斌;华学锋 刊期: 2016- 20
动态资讯
- 1 同步辐射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大鼠肢体微循环的观察
- 2 适度饮酒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 3 p53基因第72密码子多态与中国人群肝细胞癌遗传易感性的研究
- 4 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 5 雌激素与心脑血管病关系的研究现状
- 6 树鼩胆固醇酯转运蛋白的cDNA和蛋白质结构分析
- 7 纵隔海绵状血管瘤10例临床分析
- 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低溶栓率的原因分析
- 9 凝血因子Ⅹ预防下肢骨折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研究
- 10 血清学标志阴性的慢性肝炎患者病理与临床
- 11 TEM方案治疗难治与复发急性白血病17例临床观察
- 12 中国HIV-1 B/C重组病毒的gag-pol区基因序列特征分析
- 13 巨大肝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手术治疗
- 14 转化生长因子β1与肝纤维化
- 15 睾酮对胰岛素敏感细胞胰岛素受体底物1和葡萄糖转运载体4表达的影响
- 16 肺球孢子菌病一例
- 17 西罗莫司、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18 急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 19 长链非编码RNA与胃癌发生、发展、诊治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
- 20 NY-ESO-1/LAGE-1基因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