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
加减薯蓣丸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1H-MRS初步分析
目的探讨磁共振质子波谱成像(1H-MRS)对中药加减薯蓣丸治疗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的疗效评价功能.方法收集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VCIND患者100例,男女比例1∶1,平均年龄63.2岁.将入选的100例VCIND患者随机分成50例中药、西药治疗两组,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后对所有被试行1H-MRS检测及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检查和临床痴......
作者:刘金欢;陈军;谭子虎;杨琼;兰汉超;赵益林;刘昌盛;邱丽 刊期: 2014- 39
-
脊髓损伤患者大脑重塑性变化的功能磁共振观察
目的探讨利用功能磁共振技术,研究脊髓损伤(SCI)患者的大脑功能区重塑性变化的规律,从而为SCI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9例SCI患者和10名健康受试者设计了运动与感觉刺激的任务(U1-3,W1-3).任务实施采用组块设计(BlockDesign),分为刺激期(S)与静息期(R),在执行任务时对受试者大脑进行fMRI扫描并观察大脑皮层激活情况.结果SCI患者在执行不同任务时,大脑的感觉......
作者:金铂;苏亦兵;张岩;王波;王汉斌;王科大;阎涛 刊期: 2014- 39
-
关节镜下改良双股钢丝前后挤夹固定胫骨嵴撕脱骨折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采用双股钢丝前交叉韧带前后挤夹固定治疗胫骨嵴撕脱骨折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中心收治膝关节胫骨嵴骨折12例,男4例,女8例,平均年龄10~50(19.5±10.0)岁,受伤时间4d~2年,均为Meyers-Mekeever分型Ⅱ型和Ⅲ型骨折.采用关节镜下改良双股钢丝前后挤夹固定治疗.术后功能锻炼,负重时伸直位支具固定4~6周......
作者:姜军;陈坚 刊期: 2014- 39
-
斑块性质对320排CT定性、定量诊断冠心病的影响
目的定性、定量分析斑块性质对320排冠状动脉(冠脉)CT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冠脉CT患者资料,以冠脉造影为金标准,计算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使用x2检验、kappa指数(K)、Bland-Altman分析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定性、定量评估诊断准确性.结果共纳入454例患者,分析6779个血管......
作者:李苏华;刘金来;彭隆;董睿敏;吴慧兰;王晨琳;倪琼琼;罗艳婷;朱洁明 刊期: 2014- 39
-
双源CT双能量成像诊断脊柱急性创伤性骨髓损伤的初步观察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虚拟去骨技术用于诊断脊柱急性创伤性骨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3年4至9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诊断脊柱急性创伤性骨髓损伤患者,以MRI作为参考标准,将13例脊柱外伤患者MRI检查和双能量CT扫描的虚拟去骨图由2名医师采用3级评价法分别进行评价.采用kappa统计量对2名医师的主观评价进行一致性检验,考察DSCT双能量成像对脊柱急性创伤性骨髓损伤的敏感性.结......
作者:古凌静;洪国斌;梁建超;徐启兰;杜中立;柳学国 刊期: 2014- 39
-
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腹膜后纤维化(RPF)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0年12月至2013年9月期间北京协和医院诊断的IgG4相关疾病(IgG4-RD)病例,总结其中RPF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治疗反应.结果共纳入IgG4-RD107例,其中RPF22例(21%).年龄(63±11)岁,男∶女4.5∶1.常见表现为腰痛(55%).20例(91%)合并其他脏器损害,包括淋巴结炎......
作者:陈华;林玮;闫琳毅;张海艇;吴庆军;王立;费允云;苏金梅;王迁 刊期: 2014- 39
-
基底动脉发育不良影像学特征
目的研究基底动脉发育不良(BAH)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2009年10月至2013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进行MRA和MRI检查的连续病例.根据BAH诊断标准共检出210例BAH,测量(椎)基底动脉直径.根据诊断标准急性脑梗死分成前循环和后循环梗死.结果10193例MRA中检出210例BAH,女性多于男性.BAH伴有双侧胚胎型大脑后动脉175例(83.3%),单侧35例(16.7%).......
作者:顾华;钱晓军;王双坤;闵小红;鲁万红;胡文立 刊期: 2014- 39
-
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的孔径对成骨细胞动态培养的影响
目的观察孔径对成骨细胞在快速成型制备的多孔羟基磷灰石支架中黏附、增殖和代谢的影响.方法将MC3T3-E1细胞分别在孔径为150μm(A组)和300μm(B组)两种支架上进行三维动态灌注立体培养.分别用MTT比色法、葡萄糖消耗和扫描电镜进行检测.结果MTT比色法结果显示两组的A/质量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为(1.31±0.26),B组为(1.51±0.43),P=0.36;葡萄糖消耗结果显示A组明......
作者:王海;张凌汉;邱贵兴;黄威;周奎;张祥林;吴志宏 刊期: 2014- 39
-
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的研究进展
人类特有的腰椎前凸及脊柱连续弯曲、髋和膝关节伸直、足弓及肌肉动力系统改变,形成特有的脊柱骨盆形态和位置关系[1].从稳定的四足支撑进化到支持面更小的人类两足机制,必须维持平衡才能节省能量符合功率学[2].人体重心和重心线(GL)是地面和躯干、骨盆、下肢链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常人在测力平台上安静站立时,GL投影在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间的支持面上,GL投射到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一般经股骨头中心稍偏后、......
作者:徐宝山;马信龙 刊期: 2014- 39
-
对视神经脊髓炎热点问题的思考
早在1870年就有研究者发现视神经炎(ON)与脊髓疾病存在合并发病的关系.1894年Devic首次提出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optica,NMO)的概念.NMO是一种选择性累及视神经和脊髓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性脱髓鞘性疾病,是以损害严重的视神经炎和长节段(>3个垂直节段)横贯性脊髓损害为特点的疾病,又称Devic病.......
作者:王佳伟;代飞飞 刊期: 2014- 39
动态资讯
- 1 头颈部疾病影像学临床研究热点
- 2 住院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损伤与血糖波动的关系
- 3 子宫内膜和卵巢原发性双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
- 4 中心静脉插管相关性感染
- 5 MG-132对雨蛙肽诱导的急性胰腺炎小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 6 医学论文中统计分析错误辨析与释疑(10)--定量资料分析方法的合理选择
- 7 颈椎软骨终板Ank表达的变化
- 8 确定舒尼替尼与充血性心力衰竭相关的荟萃分析
- 9 社区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人群周围血管病变的患病率调查
- 10 国家一类抗肝炎新药双环醇片
- 11 脂肪瘤型脊髓栓系综合征患者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分析
- 12 腹腔镜主股动脉转流术一例
- 13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治疗成人高危或难治复发急性白血病的评价
- 14 晚发型脊柱骨骺发育不良伴进行性骨关节病并发多节段椎间盘突出一例
- 15 序贯法测定患者坐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限定的利多卡因半数有效量
- 16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962例疗效分析
- 17 利多卡因添加微量钾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影响
- 1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对缺氧诱导因子-1转录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
- 19 Kennedy病患者感觉神经检测
- 20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年龄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