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
候选致病岛Uu146~Uu170基因在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上的鉴定和分析
目的鉴定和分析解脲支原体(Uu)候选致病岛(PAI)Uu146~Uu170基因,并探讨其与不孕不育症的关系.方法收集女性健康组Uu51株、不育女性疾病组Uu57株;男性健康组Uu42株、不育男性疾病组Uu38株.对Uu进行生物分群,PCR扩增PAI.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比较临床表现型、生物群分布和PAI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女性健康组和疾病组的生物1群分别占68.6%(35/51)和73.7%(......
作者:黄珺;张钧;潘建平;宋铁军;谢鑫友 刊期: 2012- 44
-
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心肺运动试验与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测的相关性
目的探索心肺运动试验(CPET)应用于评估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NEF)患者病情及预后的价值.方法2010年9月至2012年7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49例HFNEF,NYHA分级为Ⅱ级的患者.于入院后第3天行CPET及心脏多普勒超声(UCG)检查.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及偏相关分析研究CPET与UCG各项指标间相关性.结果CPET与UCG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其中二尖......
作者:任雅琦;王宁夫;潘浩;汪莉莉;钟益刚;周占林 刊期: 2012- 44
-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25例临床观察
目的总结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在肝胆外科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5例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9例患者行腹腔镜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16例患者行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将同期我院行开腹胰体尾切除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患者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平均拔除胃管时间(1.5±......
作者:吕少诚;史宪杰;王宏光;纪文斌;万涛;徐明月;张雯雯;刘同友 刊期: 2012- 44
-
SDHB、EPAS1和MIB-1在Zuckerkandl体副神经节瘤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Zuckerkandl体副神经节瘤中琥珀酸脱氢酶B(SDHB)突变和内皮PAS区域蛋白1(EPAS1)的过度表达与其恶性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3月至2011年7月诊断的16例Zuckerkandl体副神经节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做成组织芯片,行SDHB、EPAS1、嗜铬素A(CgA)和核增殖抗原MIB-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将SDHB、EPAS1和CgA阳性确定为颗......
作者:邓建华;李汉忠;张玉石;徐维锋;崔全才 刊期: 2012- 44
-
超口可回收食管支架对支架上口再狭窄的防治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镍钛记忆合金全覆膜超口可回收食管支架(简称超口支架)对支架上口再狭窄的防治效果.方法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因食管狭窄、食管瘘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患者380例,按置入支架类型分为两组:普通支架组193例(男137例,女56例)置入镍钛记忆合金全覆膜可回收食管支架,超口支架组187例(男125例,女62例)置入超口支架.回顾性观察两组患者支架置入1个月时支架上口肉芽组......
作者:钱丽娟;于莲珍;王斌;丁静;陈莉;徐顺福;赵靖;施瑞华 刊期: 2012- 44
-
肺切除联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手术治疗经验
目的分析22例行肺切除术同期联合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肺部肿瘤合并严重冠心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同期手术临床经验.方法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胸外科共完成同期手术22例,其中男20例,女2例,平均年龄(65±4)岁.临床肿瘤分期大部分为Ⅰ、Ⅱ期,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两支或三支血管狭窄为主,心肺功能基本正常.正中开胸后先行肺肿瘤活检,OPCAB后根据病理结果......
作者:马旭晨;区颂雷;张志泰;胡燕生;宋飞强 刊期: 2012- 44
-
尿酸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后冠状动脉血流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评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入院时血尿酸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性.方法入选在发病后12h内行PCI治疗的276例STEMI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将患者分为无复流组(TIMI血流0~2级)和复流正常组.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尿酸水平与急诊PCI后冠状动脉血流的相关性.结果无复流组的尿酸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血流正常组.无复流组主要心......
作者:王锦纹;陈韵岱;王长华;朱小玲 刊期: 2012- 44
-
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前矢状入路治疗婴儿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
目的探讨直肠盲袋肌鞘内拖出前矢状入路治疗婴儿先天性高位肛门直肠畸形(改良式Mollard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徐州市儿童医院收治并获得随访临床明确诊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172例患儿术后肛门控制排便的效果,其中行改良式Mollard术(改良组)68例,行Pena手术(Pena组)64例,行腹会阴肛门成型术(腹会阴组)40例.通过肛门指检了解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的......
作者:禚保彪;张宏伟;刘丰丽;马同胜;孙邡;方允 刊期: 2012- 44
-
医用防粘连改性壳聚糖膜对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预防作用
目的观察医用防粘连改性壳聚糖膜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外科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86例左侧大肠癌伴急性完全性肠梗阻行肿瘤切除、近端结肠造瘘的患者,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3例.试验组关闭腹腔时在手术创面和切口下放置改性壳聚糖膜,对照组不放置并常规关腹.观察术后胃肠道恢复情况、腹痛程度和持续时间,随访术后发生肠梗阻的例数,并在术后3~6个月内行二......
作者:刘健;周晓磊;张鹏;赵战朝 刊期: 2012- 44
-
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肝肿瘤16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脏肿瘤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的16例肝肿瘤患者,因肝脏肿瘤行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断肝方式为超声刀+LigaSure联合分离法,结合腔镜下切割缝合器.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原发性肝癌(PLC)7例,肝血管瘤6例,结肠癌肝转移2例,胰腺无功能神经内分泌癌肝转移......
作者:原春辉;修典荣;贾易木;熊经伟;陶明;张同琳 刊期: 2012- 44
动态资讯
- 1 腹腔镜在胰腺真性囊肿切除术中的应用
- 2 大鼠腰椎骨性终板的MicroCT观察
- 3 中国人早老素-1突变基因对SH-SY5Y细胞凋亡易感性的影响
- 4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其抑制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 5 阿霉素对不同乳腺癌细胞株的抑制及凋亡调控作用
- 6 质子泵抑制剂和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作为一线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的荟萃分析
- 7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下腔静脉血栓的临床诊疗
-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的特点及危险因素
- 9 交感神经刺激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连接蛋白43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 10 晚期早产和母亲健康状况对新生儿发病风险的影响
- 11 冠心病血管重建术后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分析
- 12 胃蛋白酶原C基因多态与胃癌遗传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
- 13 我国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成就和挑战
- 14 第383例 无力麻木—周围神经损害—抗NF155 IgG4抗体阳性
- 15 针对性生物反馈训练的长期疗效随访
- 16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过程中准种的构成变化
- 17 认知训练中国专家共识
- 18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 19 中国部分地区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外周血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与疾病的进展关系
- 20 干细胞移植治疗炎症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