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胃镜检查中丙泊酚对患者佳镇静深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丙泊酚用于无痛胃镜检查中的佳镇静深度及适宜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同时检验BIS作为控制变量在丙泊酚输注过程调控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方法160例胃镜患者,根据丙泊酚注入后患者BIS的不同改变,随机分为4组(每组40例),A组BIS降至80~75时;B组BIS降至65~74时;C组BIS降至55~64时;D组BIS降至<55时停止首次给药.监测血压、心率、呼吸频率SpO2值、BIS值及进......

    作者:张晔;田鸣;李树人 刊期: 2007- 01

  • 抗60 00O SSA和52 000 SS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了解抗60000SSA(sjogrensyndromeTypeA,SSA)抗体和抗52000SSA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干燥综合征(SS)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检测59例抗SSA抗体阳性患者血清,其中SLE44例,原发性SS15例.结果抗60000SSA抗体阳性率在SLE及原发性S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独携带抗60000SSA抗体......

    作者:张奉春;刘莉;徐东 刊期: 2007- 01

  • 50岁以上糖尿病人群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PAD)现患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在我国7个大中城市15家三级甲等医院整群抽样入选50岁以上伴有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糖尿病患者以踝肱比(ABI)<0.9及脉波传导速度(PWV)>1400cm/s诊断PAD,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调查的1397人中PAD的现患率为19.47%,其中男性占18.3%(122/664),女性占20.4%(150/733).......

    作者:管珩;刘志民;李光伟;郭晓蕙;许樟榕;邹大进;邢惠莉;刘伟;盛正妍;田浩明;朱大龙;于德民;庄维特;陈璐璐;翁建平 刊期: 2007- 01

  • 21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88年2月至2005年6月间收治的21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病例,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5~72岁,中位年龄42岁.首发症状多为咳嗽、气短、咯血或阻塞性肺炎.术前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发现病变,有16例经活检确诊为黏液表皮样癌.全组均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肺叶切除13例,袖式肺叶切除3例,全肺切除4例,开胸探察1......

    作者:于长海;李捷;俞建琦;王波;汪涛;王殿军 刊期: 2007- 01

  • 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评价前后路联合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总结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脊髓型颈椎病行前后路联合椎管减压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其中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或是钳夹型脊髓型颈椎病,先行后路减压,改变体位后,再行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6例;前后路分期手术22例.定期随访,临床效果按照JOA评分以及Odom评分进行评价,X线片观察颈椎融合效果.结果患者的......

    作者:王会民;刘海鹰;王波;张健;缪克难;陈茁 刊期: 2007- 01

  • 染色体与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患者的染色体变异特征及其意义

    目的探讨染色体与微卫星稳定型(MACS型)结直肠癌(CRC)的染色体变异特征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分别应用流式细胞学、微卫星不稳定性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56例CRC患者组织的DNA倍性、微卫星不稳定性和DNA错配修复蛋白(hMSH2和hMLH1)表达进行了检测,筛选并确证MACS型CRC;进一步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GH)方法,检测MACS型CRC的染色体变异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

    作者:谢丹;吴惠茜;刘泳冬;曾穗德;林锋 刊期: 2007- 01

  • 肿瘤负荷对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负荷对于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1(分泌Ⅰ类因子T细胞)、T2(分泌Ⅱ类因子T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采集20例大肠癌患者(17例行根治术、3例行姑息切除术)初诊时及去除瘤负荷后第7天外周血,同期年龄、性别匹配的20例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作为对照.应用胞内因子检测法检测T1、T2;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淋巴细胞亚群(T、CD4+T、CD8+T、B、NK).结果大肠癌患者外周血T1、T......

    作者:崔明;王杉;叶颖江;崔志荣;柯杨 刊期: 2007- 01

  • 骨癌痛模型大鼠患侧腰段脊髓p38α和p38β的细胞定位及其意义

    目的观察骨癌痛模型大鼠患侧腰段脊髓p38α和p38β的分布及细胞定位,探讨其在骨癌痛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A组(对照组):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3μlHanks液;B组(模型组):左侧胫骨上段骨髓腔注入3μlMADB-106大鼠乳腺癌细胞(4.8×103/μl).术前及术后14d,各组大鼠隔日观察机械痛及辐射热痛阈值变化.第14d,取大鼠脊髓L4~6节......

    作者:董航;田玉科;项红兵;田学愎;金小高 刊期: 2007- 01

  • RNA干扰沉默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基因表达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及移植血管内膜增生的影响

    目的构建靶向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的RNA干扰表达载体,研究其对离体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活性及大鼠自体移植静脉内膜增生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大鼠mTOR基因的短发夹环RNA(shRNA)序列和对照序列,插入逆转录病毒载体pLXIN,转染包装细胞获得重组的病毒载体.感染VSMC,Northern杂交和免疫蛋白印迹检测mTOR及其下游底物4E-BP1和p70s6k......

    作者:胡新华;张强;杨军;刘程伟;张志深;杨德华 刊期: 2007- 01

  • 组织工程在妇科缺损性疾病中的应用

    组织工程学(tissueengineering)是一门将细胞生物学和材料学相结合进行体外或体内构建组织或器官的新兴学科,是将少量种子细胞在体外扩增后种植于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细胞外基质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移植到体内,终形成具有正常结构和功能的组织或器官,以达到替代修复病变和缺损的组织器官,重建解剖和生理功能[1-2].......

    作者:周慧梅;朱兰;郎景和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