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
氧化苦参碱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1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氧化苦参碱静脉点滴,每日1次,每次600mg,疗程为7d,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平衡盐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动态检测患者血清中血清尿调蛋白(THP)和β2微球蛋白(β2M)的水平,同时观察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水平变化......
作者:于仲青;王岩;曾庆友;陈立艳;王建勋;杨建勋;李淑华;杨宝山 刊期: 2007- 30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人类疱疹病毒7型感染
目的了解人类疱疹病毒7型(HHV-7)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感染现状.方法采集72例allo-HSCT患者外周血标本680份以及53例供者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供者以及移植前、后患者HHV-7DNA血症.结果72例患者中有62例(86.1%)移植后至少1次检出HHV-7DNA血症,中位时间为15.6(7~56)d.29例(40.3%)移植后出现持续性HHV-7D......
作者:王立茹;董陆佳;陆道培 刊期: 2007- 30
-
川崎病恢复期患儿血管病变的超声研究
目的探讨川崎病恢复期的肱动脉内皮功能、颈动脉僵硬度指数和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共204例受试者纳入试验.包括51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者(冠状动脉病变组),50例川崎病无冠状动脉病变者(冠状动脉正常组),103名正常儿童(对照组).观察血压、血脂、肱动脉内皮功能、颈动脉僵硬度指数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果肱动脉内皮功能冠状动脉病变组(5.2%±1.9%)和冠状动脉正常组(6.8%......
作者:刘晓琴;黄国英;梁雪村;陶子喻;陈伟达;林其珊 刊期: 2007- 30
-
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结合测序对骨髓增殖性疾病JAK2 V617F点突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骨髓增殖性疾病(MPD)患者Janus激酶2(JAK2)V617F点突变,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结合测序检测2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23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40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8例慢性特发性骨髓纤维化(IMF)、3例高嗜酸粒细胞综合征(HE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基因组DNA的JAK2V617F点突变.结果74......
作者:张苏江;李伟达;宋君红;徐卫;仇红霞;李建勇 刊期: 2007- 30
-
RNA干扰对活化的小鼠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靶向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在体外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表达TNF-α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化学法合成针对TNF-αmRNA不同位点设计的3条siRNA序列(siRNA1~3)和1条带有荧光标记的BLOCK-ITTM荧光Oligo(修饰的荧光标记的dsRNA,siRNA4)通过脂质体包裹后将其分别转染至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同时设立......
作者:谭兵;李瑜元;聂玉强;杜艳蕾 刊期: 2007- 30
-
同种带瓣主动脉移植免疫抑制治疗及钙化防治的研究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治疗在防治同种带瓣主动脉移植(AVH)供体组织钙化的作用.方法采用改良大鼠AVH腹主动脉异位移植模型,研究分为异基因组和同基因组.异基因组分别为接受低温保存的AVH移植组,接受低温保存的AVH移植后给予环孢素A(CsA)治疗组,接受树突状细胞(DC)单抗预处理低温保存,移植后给予DC单抗治疗组;同基因组为对照组.异基因组SD大鼠为供体,Wistar大鼠为受体;同基因组受体和供体均为......
作者:巩性军;张希全;宋毅;李跃华;庞昕焱;李守先 刊期: 2007- 30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植物血球凝集素刺激的T淋巴细胞CD25表达的影响
目的利用T淋巴细胞激活后早期表达的膜表面分子CD25和CD69来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于T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扩增并鉴定大鼠MSC,采用尼龙棉柱纯化大鼠T淋巴细胞.将MSC和T淋巴细胞共培养,加入植物血球凝集素(Phytohaemagglutinin,PHA)进行刺激后测定T淋巴细胞膜表面CD25和CD69的表达.ELISA法测定MSC培养上清液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
作者:刘颖斌;钱浩然;洪德飞;王建伟;李江涛;王许安;孔颖;马孝明;陈燕;陈德琴;翁伟宏;彭淑牖 刊期: 2007- 30
-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在肿瘤坏死因子α介导HaCaT角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α,TNF-α)导致HaCaT角质细胞凋亡中,TNF-α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β(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β,PPARβ)表达时空和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Hoechst33258染色后观察凋亡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凋亡细胞百分率,Caspase活性定量检测试剂盒分析Ca......
作者:梁鹏飞;蒋碧梅;张丕红;杨兴华;龙剑虹;黄晓元 刊期: 2007- 30
-
血吸虫卵对小鼠三硝基苯磺酸肠炎的预防作用
目的研究腹腔内注射血吸虫卵对小鼠三硝基苯磺酸(TNBS)肠炎的预防作用及对肠道上皮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0只);TNBS肠炎组(20只);血吸虫卵组(10只).评价小鼠病死率,肠黏膜病理表现,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逆转录(RT)-PCR法检测结肠,TLR4的表达.结果血吸虫卵组小鼠病死率低于TNBS肠炎组(......
作者:江捷;薛如意;张顺财;周俊;周康 刊期: 2007- 30
-
红霉素耐药肠球菌的质粒接合试验
目的研究儿童临床分离的30株肠球菌,红霉素耐药性在同属同种、同属异种和异属细菌之间的传递.方法使用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的琼脂稀释法筛选30株耐红霉素的肠球菌,通过滤膜接合法进行质粒接合转移试验,采用PCR检测供体菌、受体菌和接合子ermB基因和转座子Tn1545、Tn917.结果13株粪肠球供体菌通过质粒接合转移试验后得到13株接合子,红霉素小抑菌浓度(MIC)≥512μg/ml......
作者:吕萍;徐樨巍;宋文琪;甄景慧;俞桑洁;杨永弘;沈叙庄 刊期: 2007- 30
动态资讯
- 1 老年成套神经心理测验的制定和应用
- 2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患者早期胸部X线影像学改变及在初筛中的临床意义
- 3 多中心的人群调查发现肥胖与偏头痛存在正相关
- 4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 5 右美托咪啶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 6 肋间神经冷冻术对电视胸腔镜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
- 7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3种趋化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8 前房相关免疫偏离对内毒素诱发的大鼠眼葡萄膜炎的影响
- 9 2微米激光剥橘式前列腺切除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勃起功能的影响
- 10 自噬在结构性心脏疾病中的作用及机制
- 11 2005上海国际乳腺癌论坛暨第八届全国乳腺癌学术会议征文通知
- 12 妊娠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一例
- 13 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对勃起功能障碍大鼠阴茎白膜病变的治疗作用
- 14 胶质瘤干细胞微环境间质细胞恶性转化及相关分子特征分析
- 15 磁共振血管成像可以代替颅内动脉瘤术前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
- 16 大鼠腰椎骨性终板的MicroCT观察
- 17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对脐血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
- 18 外科治疗微小型晚期肺癌15例分析
- 19 肝癌结节血液动力学变化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观察
- 20 组蛋白H3乙酰化在电离辐射所致神经发生障碍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