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第19期文章
  • 霉酚酸酯对树突状细胞抗原递呈功能的影响和诱导同种移植免疫耐受作用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对体外培养的树突状细胞(DC)前体(DCp)的成熟过程和同种免疫刺激活性的影响作用,评价预先用霉酚酸酯处理的供者DC在诱导同种移植物受者免疫耐受中的作用,并阐述可能的机制.方法(1)在骨髓来源的DCp培养过程中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霉酚酸酯,用流式细胞术方法进行免疫表型分析,ELISA方法检测其白细胞介素(IL)-12的分泌,并作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以观察其......

    作者:韩从辉;李怀富;王玉新;张明;王寅;殷明;闵志廉;郑克立 刊期: 2005- 19

  • 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高、低剂量干扰素(IFN)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效果.方法建立检测融合基因bcr-abl的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观察治疗后融合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选择30例临床初诊的CM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先服用羟基脲控制外周血白细胞达20×109/L以下,然后分别给予IFNα-2b300万IU隔日皮下注射(3MIU组)和500万IU每周6次(5MIU组)......

    作者:杜金伟;朱平;田丁;董作仁;杨淑莲;李松波;唐亚辉;刘辉;岑溪南;张英;朱强;祝毓琳;杨英;王东侠;王昭;崔华;马一盖;陈文明;刘复强;马键;王景文;沈悌;达万明 刊期: 2005- 19

  • 基因多态性对血浆脂蛋白脂肪酶浓度及甘油三酯水平的影响

    目的研究脂蛋白脂肪酶(LPL)基因HindⅢ、PvuⅡ多态性对血浆LPL浓度和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的影响.方法1999年9月至10月在北京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横断面调查.测定了670名45~64岁男女两性的非肝素化血浆LPL浓度及LPL基因HindⅢ、PvuⅡ多态性.结果(1)LPL基因型HindⅢ位点H1H1、H1H2和H2H2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646、0.322和0.0......

    作者:刘军;赵冬;刘静;刘飒;秦兰萍;吴兆苏 刊期: 2005- 19

  • MUC20基因串联重复片段多态性及其对IgA肾病的影响

    目的MUC20基因是在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患者肾组织中筛选出来的高表达基因.对不同细胞系检测发现它具有可变数目串联重复片段(variablenumberoftandemrepeats,VNTR)多态性.本研究检测MUC20基因在正常人群是否存在VNTR多态性及其分布情况,并探讨MUC20基因VNTR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IgA肾病临床病理表现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

    作者:李贵森;张宏;吕继成;侯平;周杨;马序竹;王海燕 刊期: 2005- 19

  • 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的神经电生理研究

    目的从电生理学角度研究躯体运动神经能否再生替代内脏运动神经及再生神经的电生理性质,探讨新反射弧支配膀胱的可能机制.方法显微吻合大鼠左侧L4L6前根建立控制排尿的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电刺激吻合口近端,记录盆神经节前、节后纤维的诱发电位和膀胱压力变化,使用特异性神经节受体阻断剂六烃季铵观察节后纤维诱发电位和膀胱压力的变化,刺激同侧坐骨神经观察的膀胱压力变化;以正常鼠为对照组.结果1.刺激吻合口......

    作者:刘钊;刘长金;胡新武;杜茂信;肖传国 刊期: 2005- 19

  • 辛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肥厚的影响及与蛋白激酶B表达的关系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逆转左心室肥厚(LVH)的作用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16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SHR对照组和SHR治疗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及辛伐他汀灌胃治疗,年龄、性别、数量配对的Wistar-Kyoto(WKY)大鼠给予安慰剂治疗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收缩压和左心室重量/体重比值(LVW/BW)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心肌组织心钠素mRNA表达......

    作者:赵连友;陈永清;郑强荪;薛玉生;尚福军;李爱国;王斌 刊期: 2005- 19

  • 125I粒子植入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术中永久性植入125I粒子对保留肛门括约肌功能及自主神经的结肠肛管吻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低位直肠癌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与治疗组(B组),A组30例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保肛手术和术后化疗;B组46例,除A组的治疗方案外,术中永久植入125I粒子.术后两组患者于7d及3个月观察血常规及免疫球蛋白的变化,3~6个月观察术后患者的排便功能及了解性功能状况.观察6个月、1......

    作者:罗开元;邵庆华;杨国凯;毛文源;李波;杨嵘;段宝凤;杨镛;王明春;刘文卓 刊期: 2005- 19

  •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通过活化Erk-1/2信号通路促成肌纤维细胞生成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协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进成肌纤维细胞生成分子机制.方法用TGF-β1预处理大鼠肾间质成纤维细胞(NRK-49F),使部分细胞转化为成肌纤维细胞,然后将预处理后的细胞分为对照组,CTGF刺激组,TGF-β1刺激组和PD98059干预组.通过免疫细胞化学双染技术分别检测成肌纤维细胞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掺入的细胞增殖标志物5-溴......

    作者:黄海长;杨敏;李惊子;王海燕 刊期: 2005- 19

  •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剪接体在胚胎干细胞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PECAM)-1的剪接体在胚胎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方法体外培养胚胎干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形成胚胎样小体(EB);然后将EB种植到胶原中,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诱导出芽性血管新生.分别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胚胎干细胞及其分化过程中PECAM-1、Oct-4及胚胎阶段特异性抗原(SSEA)-1的表达.应用克隆分析的方法检测不同......

    作者:李宗金;徐斌;李妍涵;卢士红;郑以州;杨仁池;王征宇;钱冠清;韩忠朝 刊期: 2005- 19

  • 胃肠道间质瘤中p27和细胞周期素D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研究p27和细胞周期素D1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间质瘤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48例手术切除的胃肠道间质瘤标本,同时取距瘤灶>5cm的正常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中p27和细胞周期素D1蛋白的表达.结果48例胃肠道间质瘤中p27和细胞周期素D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6%和58.33%.p27蛋白的低表达与间质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

    作者:杨晓东;左敏;潘凯 刊期: 2005-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