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0年第20期文章
  • 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选择性调节黄体酮受体A的表达

    目的观察散发性乳腺癌组织中BRCA1、黄体酮受体A(progesteronereceptorA,PRA)和黄体酮受体B(progesteronereceptorB,PRB)的表达,并分析散发性乳腺癌BRCA1对PRA和PR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病理科乳腺腺病和散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病例蜡块包埋组织各6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散发性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BRCA1、PRA和......

    作者:王辛;赵彤;赵嘉佳;熊静波 刊期: 2010- 20

  • 阴囊皮瓣结合阴茎延长术修复阴茎部分缺损

    目的评价阴囊皮瓣结合阴茎延长术修复阴茎缺损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1999至2008年对7例阴茎缺损患者(年龄19~42岁)采用阴囊皮瓣结合阴茎延长术进行修复.患者术前常态残端阴茎长1.0~3.0cm,平均2.1cm;勃起时阴攀长3.0~5.5cm,平均4.8cm.先采用阴茎海绵体延长术使阴茎充分延伸,再用阴囊前动脉为蒂的双侧阴囊皮瓣(3例)或整块阴囊前壁皮瓣(4例)转位覆盖延伸的阴茎海绵体创面.......

    作者:龙云;朱辉;崔永言;庄礼大;李天石;龙道畴 刊期: 2010- 20

  • 孤立性先天性失嗅临床以及MR影像学特点

    目的总结孤立性先天性失嗅临床以及MR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孤立性先天性失嗅病例的临床资料.均行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体检、T&T嗅觉检查、嗅觉事件相关电位测试、鼻内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均行嗅觉通路MRI和性激素检测.结果男9例,女11例.诊断年龄平均39(27~58)岁.所有患者自幼未闻到过任何气味.耳鼻喉科常规检查以及鼻内镜检查未见异常.主观嗅觉测试均为完全失嗅.嗅觉事件相关电位测试显......

    作者:刘剑锋;王剑;有慧;倪道凤;杨大章 刊期: 2010- 20

  • 人骨形成蛋白-7基因转染犬骨髓基质细胞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骨形成蛋白-7(Hbmp-7)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BMSC)在牙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为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联合应用于牙周组织缺损再生治疗奠定基础.方法人工构建5只Beagle犬慢性Ⅱ度根分叉病变模型,将转染Hbmp-7基因的BMSCs与未转染BMSCs分别以1×107个/ml接种于胶原膜BME-10X,植入牙周缺损内,对照组仅植入胶原膜,12周后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各实验......

    作者:李艳芬;闫福华;钟泉;赵欣 刊期: 2010- 20

  • 微小RNA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心力衰竭(心衰)是由各种病理刺激导致的病理生理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生物学水平,证实心衰时心脏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而微小RNA(简称miRNA)作为重要的基因表达因子调节参与其中.......

    作者:王晶;杨新春;蔡军 刊期: 2010- 20

  • 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5%左右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低

    英国Cardiff大学CraigJCurrie等的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显示,将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5%左右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低,HbA1c控制过低会增加死亡的风险.相关结果发表于2010年2月6日出版的杂志上(2010,375:481-489).......

    作者:王新军;于文 刊期: 2010- 20

  • 2009年欧美肺动脉高压指南解读与比较

    美国和欧洲于2009年3月和8月相继发表有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hypertension,PH)指南.前者是美国心脏病学院基金会(ACCF)和美国心脏学会(AHA)共同编写的[1],后者是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和欧洲呼吸病协会(ERC)撰写并得到国际心肺移植协会认可的[2].它们是有关PH领域新指南,且各具特色,但在某些方面存有争议.......

    作者:顾晴;何建国 刊期: 2010- 20

  • 应用气体代谢指标判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耐受能力

    目的观察应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价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运动耐受能力.方法2007年8月至2009年3月在上海同济医院心内科就诊的CHF患者.经心脏超声检测后确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0.5的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34例.实施心肺运动试验.结果(1)CHF组:无氧代谢阈值氧耗量(VO2AT)、峰值氧耗量、无氧代谢阈值负荷、峰值运动负荷均低于对照组[VO2AT:(11.3±2.3)m......

    作者:沈玉芹;王乐民;车琳;宋浩明;张启萍 刊期: 2010- 20

  • 体质指数与血管重建的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目的了解体质指数(BMI)对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药物洗脱支架对血运重建策略影响研究(单中心回顾性注册研究)入选2004年7月1日至2005年9月30日在北京安贞医院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3632例患者,2006年9月1日对患者进行随访.本研究入选其中有体质指数(BMI)资料的慢性心衰患者1010例.将患者按BMI分为3组:BMI......

    作者:康俊萍;马长生;吕强;聂绍平;刘新民;刘小慧;杜昕;胡荣;董建增;陈方;吕树铮;顾承雄;黄方炯;吴学思 刊期: 2010- 20

  • 磷酸受纳蛋白反义RNA转染减轻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和心力衰竭的发生

    目的探讨磷酸受纳蛋白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转染心肌对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及病理性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70只,分为生理盐水组(28只),假手术组(13只),冠状动脉结扎制备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模型,直接心肌注射转染磷酸受纳蛋白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PcDNA4-asPLB组,29只),评价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及PcDNA4-asPLB组心脏舒缩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检测各组大鼠心肌......

    作者:汪国忠;吕树铮;柳景华;郭成军;周渊;苑飞;宋现涛;郭长江;金泽宁 刊期: 20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