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
源于近端股骨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源于成人近端股骨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是否具有免疫抑制功能,为临床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防治寻找理想的细胞储备库.方法从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近端股骨中分离并培养MSC,将不同数量的细胞直接或以Transwell法加入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中,检测MSC对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增殖水平的影响.以ELISA法及抗体中和法探讨细胞因子TGF-β1在MSC免疫调节中的作用.结果3×103、1×1......
作者:张翼鷟;Loic Fouillard;Alain Chapel;Morad Bensidhoum;Christelle Mazurier;Aish Nasef;Sandrine Bouchet;Manuel Lopez;Dominique Thierry;Norbert Claucle Gorin;达万明 刊期: 2005- 39
-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病趋势
目的了解当前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发病情况、临床特点和治疗现状.方法分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79年至2003年间经肾动脉造影证实为肾动脉狭窄的144例患者中87例ARAS患者的患病情况、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和预后,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ARAS占肾动脉狭窄病因的60.4%,分别占1979-1990和1991-2003年间肾动脉狭窄病因构成比的28.9%及......
作者:王芳;王梅;刘玉春;王海燕 刊期: 2005- 39
-
肝脏移植术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的介入治疗
目的评价用介入技术治疗原位肝移植(OLT)后早期肝动脉血栓形成(HAT)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9例OLT后早期HAT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男性8例、女1例,年龄32~63岁(平均47.6岁),9例均表现为术后转氨酶、胆红素进行性增高.HAT发生于移植术后16h~10d(平均5d),超声波检查提示HAT、为血管造影证实.介入治疗方法有肝动脉内留置导管持续低剂量溶栓和肝动脉内支架置入术,同时经静脉给予低......
作者:王茂强;刘凤永;史宪杰;余强;张文治;周宁新 刊期: 2005- 39
-
大脑白质纤维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初步研究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技术,研究大脑主要白质纤维束的正常形状、结构及脑内肿瘤所导致的异常改变.方法分别对10名正常志愿者(男5例,女5例.年龄为24~65岁,平均40.9岁)和28例颅内肿瘤患者(男9例,女19例,年龄11岁~77岁,平均43.0岁)进行弥散张量成像,将所得数据输入个人计算机,应用日本东京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影像计算和分析实验室所研制的软件:Volume-one1.56和d......
作者:何光武;沈天真;陈星荣 刊期: 2005- 39
-
幽门螺杆菌与胃癌发生进程的10年队列研究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胃癌发生进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胃癌高发区山东省临朐县选择14个自然村,对35~64岁的自然人群进行胃镜普查和血清学检验:取胃黏膜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学诊断,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Hp抗体.随访5年和10年后,分别再对该人群进行胃镜复查.随访期间对观察对象中无论是自然发生还是胃镜复查发现的胃癌病例均进行登记.结果经10年随访,共获得符合研究条件的观察对象24......
作者:马峻岭;张联;潘凯枫;刘卫东;冯国双;游伟程 刊期: 2005- 39
-
食管癌相关基因2对EC9706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食管癌相关基因2(esophagealcancerrelatedgene2,ECRG2)对EC9706食管癌细胞恶性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ECRG2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ECRG2),在食管癌EC9706细胞中转染并表达ECRG2蛋白,观察细胞的生长状态,比较平板集落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能力的改变,分析ECRG2对EC9706恶性表型的影响.进一步采用W......
作者:李美宁;黄革;郭黎平;陆士新 刊期: 2005- 39
-
多发性节段型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多发性节段型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至2005年间我院收治的3例患儿,年龄5d、29d、18个月,均为男性.病理检查HE染色.行全结肠切除回肠脱出巨结肠根治术.结果3例患儿均于术前诊断先天性巨结肠,术中探查回肠末段和升结肠起始段狭窄,病理切片证实狭窄段肠壁内无神经节细胞.结论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应探查全结肠及回肠,以免漏诊;先天性巨结肠的发病原因不仅是胚......
作者:杨合英;刘秋亮;王家祥;许华峰 刊期: 2005- 39
-
早期产前筛查和诊断的现状及进展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对大量的遗传病、基因突变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成为可能,早期行产前遗传学诊断是当今国内外产科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分子遗传时代的到来产生了许多新的伦理社会问题,现在急需发展一种新的遗传病筛查及诊断模式.......
作者:迟洪滨;程利南 刊期: 2005- 39
-
微生态制剂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
一、微生态系统的概念胃肠道原籍菌,外籍菌和其上皮细胞等生物成分和食源性非生物成分(未被消化的食物)以及来自胃、肠、胰、肝脏的分泌物(如激素、酶、黏液、胆盐等)共同构成了微生态系统.任何一个环节异常,都可引起微生态平衡的失调,导致腹泻和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此外,抗生素的不适当应用会使肠道菌群失常,以致引起致病菌的繁殖.动物的精神状态、生理和免疫状况及环境的变化均会影响胃肠道上皮细胞的功能及分泌物组成......
作者:杨欣艳;李世荣 刊期: 2005- 39
-
关注生长因子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当胃黏膜受到各种致病因子攻击、胃黏膜屏障被破坏,黏膜炎性损害随即发生.一般认为,黏膜浅层的损害造成浅表性或糜烂性胃炎;如果损害严重或炎症刺激持续存在,导致黏膜深层损害,如果修复不能,可能导致萎缩性胃炎或胃溃疡的发生.当然,在受损同时机体将发生细胞适应反应,通过损伤周围上皮细胞的增殖和移行,上皮组织和黏膜腺体得以修复和再生,这种过程称为黏膜的整复和重建.黏膜不能完全修复时会产生化生,肠上皮化生即是胃......
作者:姒健敏 刊期: 2005- 39
动态资讯
-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院外服用替格瑞洛现状调查分析
- 2 粥样硬化性大脑中动脉狭窄合并内分水岭梗死的相关因素分析
- 3 中国人群迟发性耳聋家系及散发病例凝血因子C同源物基因突变分析
- 4 不同浓度异丙酚镇静时患者听觉稳态诱发反应指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 5 脂肪抑制三维稳态旋进快速成像FS-3D-FISP序列在诊断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 6 第331例呼吸困难-低血压-三系血细胞减少-睡眠障碍
- 7 低浓度碘克沙醇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 8 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65例临床分析
- 9 长期放置宫内避孕器对子宫微环境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 10 依维莫司和LBH589对耐药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1 人类白细胞Ⅰ、Ⅱ类抗原的中分辨度基因芯片分型技术研究
- 12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的多孔钛合金支架的骨组织工程学观察
- 13 牛磺酸对代谢综合征大鼠胸骨舌骨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14 3D打印模板联合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椎旁/腹膜后恶性肿瘤的剂量学验证观察
- 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4670例近期疗效的评价
- 16 不同糖调节者血糖波动与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 17 Herceptin及联合顺铂对高表达HER-2/neu卵巢癌体外作用的实验研究及机制探讨
- 18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早期改变
- 1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表达角蛋白的信号机制
- 20 未分化型鼻咽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