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第25期文章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分析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心脑血管病(CCVD)发病率和发病情况;探讨RA患者合并CCV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68例RA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病情况、实验室检查、治疗方案以及治疗反应(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反应标准),以及CCVD患病情况和传统危险因素;分析了RA合并CCVD的危险因素.结果(1)RA合并CCVD共92例(16.20%),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49例,占53.......

    作者:李鸿斌;白莉;吴庆军;张煊;张奉春 刊期: 2006- 25

  • 高尿酸血症在北京地区1997人中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调查人群中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1997名体检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与高尿酸血症相关的人口学特征、饮食和生活习惯及临床指标.结果该人群中男性高尿酸血症的患病人数163例,占13.8%;女性46例,占6.0%.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显示男性、少数民族(回族)、肾功能重度受损、使用利尿剂、超重/肥胖、高血压、高甘油三脂血症与高尿酸血......

    作者:方卫纲;黄晓明;王玉;朱卫国;别志欣;陈嘉林;曾学军 刊期: 2006- 25

  • 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7型三家系临床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人遗传性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7型(SCA7)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等技术,检测临床诊断为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SCA)的184个家系245例患者和71例散发SCA患者以及163名正常人的SCA7基因内CAG三核苷酸重复次数,对异常等位基因片段进行DNA测序,并对其中一个大家系进行连锁分析.结果检出3个SCA7家系(15例患者),阳性率为......

    作者:宋兴旺;唐北沙;江泓;沈潞;杨茜;廖书胜;李清华;梁晓春;汤建光 刊期: 2006- 25

  • 应用皮内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诊断蒿属花粉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评价应用皮内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方法诊断蒿属花粉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50例(5~75岁)夏秋季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进行蒿属花粉等20种吸入过敏原皮内试验和蒿属花粉血清sIgE检测.皮内试验所用蒿属花粉和豚草花粉浸液浓度1:1000(w/v),其他变应原为1:100(w/v).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蒿属花粉sIgE检测.根据典型病史、皮内试验和sIgE检测结果建立临床综合诊断确诊标......

    作者:尹佳;何海娟;王瑞琦;徐涛;岳凤敏;王良录;张宏誉;叶世泰 刊期: 2006- 25

  • 水通道:从结构到功能

    自1966年证实脂质双分子层能够通透水分子以来,被动扩散一直被认为是水通透生物膜结构的惟一方式[1].......

    作者:杨春章;李卉丽;刘爽;于常海 刊期: 2006- 25

  • Jessner皮肤淋巴细胞浸润症一例

    患者男,49岁.颜面部出现紫红色斑块并逐渐增多6个月余,于2004年12月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诊.患者于2004年6月初无明显诱因额部出现一紫红色斑块,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皮疹逐渐扩大并增多,扩展至颜面部,去当地医院就诊,诊断未明而给予外用艾洛松及抗组胺药治疗,无明显疗效,皮疹继续增多.......

    作者:虞海燕;张静;朱可建;程浩 刊期: 2006- 25

  • 脊柱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

    脊柱内固定术能够在矢状面和冠状面提供较好的矫正,确切的脊柱融合.目前脊柱手术中使用内固定器材的病例日益增多,特别是在治疗脊柱畸形和脊柱不稳病例的过程中.脊柱内固定手术部位的深部感染发生率相对较低,但脊柱手术后内植物周围深部感染会造成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巨大打击.内植物周围感染的处理十分棘手,早期诊断和处理术后深部感染对于提高感染控治率,缩短康复过程,减少治疗费用......

    作者:王岩;张雪松;肖嵩华;王征 刊期: 2006- 25

  • 脊柱内固定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脊柱内固定始于20世纪50年代,PaulHarrington为矫正脊柱侧弯和维持矫形研制了第一种后路内固定系统即Harrington系统(哈氏棒),并于1962年报道了临床应用结果.......

    作者:陈仲强;于泽生 刊期: 2006- 25

  • 第99例呕吐腹泻-双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心悸低氧-蛋白尿

    病历摘要患者女,24岁,因呕吐、腹泻、低热2个月余,腰痛、尿频、尿急7d于2005年9月12日北京协和医院普通内科.患者曾于2005年6月在日本进食生鱼片后出现恶心、呕吐、低热,伴腹泻,黄色稀水样便,3~4次/d.在日本当地诊所检查:血白细胞2.2×109/L,嗜酸性粒细胞12.0%.尿蛋白(+++).......

    作者:管文娟;庄俊玲;曾学军;刘炳岩 刊期: 2006- 25

  • 以声带麻痹为突出表现的重症肌无力七例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gravis,MG)首先或主要累及与发声直接相关的喉肌的病例极为少见.近15年来我院就医的1450例MG患者中,我们共发现7例以声带麻痹为首发或突出(包括伴发)表现(占4.8%o),该类型MG的临床特征尚未见专门详尽的论述.特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卫彬;夏强;门丽娜;黄如训 刊期: 2006-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