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
宫颈冷刀锥切术后宫颈癌56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冷刀锥切术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锥切术后宫颈癌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至2012年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宫颈锥切术后诊断宫颈癌的患者56例的临床诊疗情况,并与阴道镜下进行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比较.结果(1)56例锥切术后确诊的宫颈癌中,Ⅰa1期39例,Ⅰa2期2例,Ⅰb1期15例.与术前阴道镜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学诊断比较,诊断不一致46例(82.1%);(2)39例Ⅰa1期宫颈......
作者:王莎;王志启;王建六 刊期: 2014- 15
-
结直肠癌远处转移的生存分析及M1分期细化研究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远处转移患者的M1分期细化,以更加准确的指导发生远处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法随访1995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治疗的结直肠癌远处转移患者666例,分析转移部位,转移灶的数目,转移瘤的大小及其相应治疗方式等因素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相关性,对预后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肝转移与非肝转移者的转移后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7个月比22.9......
作者:吴方明;李旺;黄职妹;赵明;黄子林;高飞;顾仰葵;吴沛宏 刊期: 2014- 15
-
改良困难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优越性及安全性探讨
目的探讨改良困难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优越性、安全性及可行性.为拓展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适应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7月卫生部北京医院妇科因良性病变(非脱垂子宫)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共237例,其中腹式全子宫切除术70例(TAH组),困难阴式全子宫切除术167例(TVH组).TVH组分为3个亚组:大子宫组(宫体>孕12周)100例、既往盆腔手术史和(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史组25例、......
作者:李叶;杨晓科;崔颖;黄帅;孟庆伟;申桂华;魏风华;吕秋波;张毅 刊期: 2014- 15
-
重组结核分枝杆菌11000蛋白特异性T细胞反应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重组结核分枝杆菌(MTB)相对分子质量11000蛋白特异性T细胞反应诊断活动性结核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0年1至6月北京协和医院住院患者中疑诊活动性结核病的HIV-Ab阴性患者,分别应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重组MTB-11kD蛋白特异性T细胞反应和ESAT-6与CFP10肽段库特异性T细胞反应(T-SPOT.TB),与患者终临床诊断进行比较,计算诊断的敏感性、特......
作者:张丽帆;刘晓清;高微微;都伟欣;王国治;邓国华 刊期: 2014- 15
-
急性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合并前壁导联ST段压低患者炎性因子改变及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炎性因子水平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有无前壁导联ST段压低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北京安贞医院2007年5月至2012年9月急诊危重症中心因急性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入院的患者360例,所有患者均急诊行PCI治疗,并观察罪犯血管以外冠脉病变的情况.所有患者根据有无前壁导联ST压低分为对照组180例和前壁ST段压低组180例.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即刻取静脉血8ml,分离血浆,通过生物化学和......
作者:叶明;曾玉杰 刊期: 2014- 15
-
贝伐株单抗治疗国人复发恶性胶质瘤的初步临床分析与评估
目的了解贝伐株单抗(BEV)治疗国人复发恶性胶质瘤(HGG)的临床疗效,评估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使用安全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行BEV(10mg/kg,每2周)联合替莫唑胺(TMZ,150mg/m2,5d/28d)治疗的15例复发HGG患者,其中胶质母细胞瘤(GBM)12例,间变性星形细胞瘤(AA)3例,判断其影像学和临床获益,行无进展生存(PFS)及总体......
作者:陆云涛;漆松涛;欧阳辉;李志勇;殷延毅;石瑾;邱晓喻;莫益萍 刊期: 2014- 15
-
不明原因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筛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对不明原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进行血清学肿瘤指标筛查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注册采集2010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和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的急性VTE患者,选择其中VTE为主要症状,初诊时没有其他明确VTE致病原因的患者总计167例,其中北京协和医院113例,浙江大学附属一院54例.男106例,女61例,平均年龄(52±15)岁.对上述患者均进行......
作者:叶炜;陈跃鑫;李鸣;蒋超;李东林;刘昌伟 刊期: 2014- 15
-
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与非增强螺旋CT对泌尿系统结石诊断的价值
目的通过与非增强螺旋CT(UMDCT)检查对比,探讨普通静脉尿路造影(IVU)基础上的X线数字断层融合技术(DTS)在泌尿系统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75例临床疑诊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行IVU,在此基础上行DTS成像,所有患者同时进行了UMDCT检查.这3种影像模式诊断结果与手术进行对照,获得3种方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
作者:巴图尔·吐尔地;王辉;火忠;古丽皮艳·阿不拉;别克木拉提·马合木提;买合木提·阿不里孜 刊期: 2014- 15
-
膝关节骨关节炎内翻畸形对髌骨位置的影响
目的观察膝关节骨关节炎膝内翻畸形对髌骨位置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至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19例膝骨关节炎膝内翻畸形的患者,共27个膝关节,分别进行正侧位膝关节X线片和屈膝30°、45°、60°时的髌骨轴位片的拍摄,对X线片进行测量.结果髌骨长度同髌腱长度比值的均值为1.08(P<0.05);髌骨下缘到胫骨平台的垂直距离同髌骨关节高度的比值的均值为0.78(P<0.05);髌骨......
作者:马洪亮;周殿阁 刊期: 2014- 15
-
12/15-脂氧酶反义寡核苷酸对氧糖剥夺损伤皮质神经元中PPARγ核移位的影响
目的观察12/15-脂氧酶反义寡核苷酸(asON-12/15-LOX)在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中对氧糖剥夺损伤(OGD)诱导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表达和核移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皮质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氧糖剥夺损伤组、干预组,其中正常对照组5皿神经元、氧糖剥夺损伤组9皿神经元、干预组5皿神经元.制作体外培养皮质神经元氧糖剥夺3h再灌注24h损伤模型(OGD),干......
作者:韩晶;孙莉;梁浩;程焱 刊期: 2014- 15
动态资讯
- 1 膀胱平滑肌自噬在环磷酰胺诱导的大鼠膀胱炎中的作用
- 2 成人间活体右半肝肝移植24例报告
- 3 胆汁酸及其受体在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 4 左卡尼汀联合比索洛尔对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心肺复苏后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
- 5 微生态制剂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作用
- 6 影响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分析
- 7 苯那普利对血压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干预作用
- 8 肿瘤细胞减灭术加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110例胃癌腹膜癌临床分析
- 9 碘伏皮肤消毒对医护人员甲状腺功能影响的研究
- 10 肘关节松解术前放射治疗异位骨化疗效及影响因素
- 11 预防性应用表面活性剂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防治的研究
- 12 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pEGFP-H1介导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hRNA治疗人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 13 本刊“临床医学影像”栏目征稿
- 14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 15 广州地区健康成人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的参考区间测定
- 16 提高综合医院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治能力是加强救治工作的关键
- 17 脑胶质细胞瘤体内侵袭性的实验研究
- 18 抗高血压治疗对单核-内皮细胞粘附的影响
- 19 香草醛交联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壳聚糖微球对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
- 20 军事医学科技人员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