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第34期文章
  • 同侧肾脏并发肾透明细胞癌与Xp11.2/TFE3相关异位性肾细胞癌一例

    患者男,73岁,因体检发现右肾囊肿4年,复查发现增大10d于2018年1月21日入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患者4年前于当地医院体检时行彩超发现右肾囊肿,直径约4cm,未予治疗,10d前复查彩超发现囊肿增大,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患高血压30年,口服卡托普利片,平时测量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糖尿病病史3年,口服二甲双胍,平时空腹血糖7.0mmol/L.否......

    作者:陈冲;胡敬海;玄磊;杨军伟;王春喜 刊期: 2018- 34

  • 我国城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死亡及危险因素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我国城区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死亡及危险因素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家医院2013—2014年间因哮喘急性发作入院的患者.搜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时间、合并症情况、急性发作的严重程度、死亡危险因素、是否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否应用机械通气以及转归情况等信息.计算哮喘急性发作住院患者的病死率,统计死亡患者的基本信息及死因,并据此分组比较死亡组......

    作者:林江涛;邢斌;唐华平;杨岚;袁雅冬;顾玉海;陈萍;刘晓菊;张捷;刘辉国;王长征;周玮;孙德俊;陈一强;陈卓昌;黄茂;林其昌;胡成平;杨晓红;霍建民;叶贤伟;周新;蒋萍;张伟;黄奕江;戴路明;刘荣玉;蔡绍曦;许建英;周建英 刊期: 2018- 34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病理生理的异质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众多病因导致的以双肺弥漫性浸润病变和进行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主要的病理生理表现为弥漫性的炎症性肺泡上皮细胞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近年来,随着对ARDS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2014年有关ARDS炎症表型的发现使我们对ARDS的病理生理特征有了进一步的认识[1],虽然ARDS具有共同的特征,但由于不同危险因素所导致发病机制的差异性使得ARDS病理生理......

    作者:潘频华;宋超;戴敏惠;李海涛 刊期: 2018- 34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变迁

    1967年,Ashbaugh等[1]描述了12例急性起病的呼吸困难患者,均表现为常规氧疗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伴随呼吸系统顺应性降低,胸部X线呈现出弥漫性渗出病变,后来这一系列临床表现被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自ARDS首次提出至今,已过去了50年.近期在全球范围开展的LUNGSAFE研究表明,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的患者中,ARDS患病率约为10.4%,而重度ARDS的病死率高达4......

    作者:詹庆元;于歆 刊期: 2018- 34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药物及生物治疗问题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由肺内外多种因素(如肺炎、脓毒症、严重创伤、吸入)引起的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在这些损伤因素的作用下,肺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失控,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发生改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从而使大量液体渗出至肺泡和肺泡间质内发生肺水肿.在临床上,ARDS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在成人中,ARDS的发病率约为每年(17.6~64.0)/10万,在......

    作者:罗红;丁水姿;张秀瑞 刊期: 2018- 34

  • 呼吸力学指导下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个体化机械通气策略

    随着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理生理学认知的逐渐深入,为了纠正严重低氧、促进萎陷肺泡复张,危重症领域专家先后提出肺开放、肺保护性通气、俯卧位通气等的观点,临床应用却不断提出质疑,按照指南或专家共识推荐实施通气策略不仅部分患者不能获益,往往会产生相反的结果甚至严重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这是因为人工气道的建立和正压通气本身在有效改善通气和部分换气功能的同时,因其与人体生理状态下负压呼吸相违背,......

    作者:解立新;王颖 刊期: 2018- 34

  • 体外膜式氧合——危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希望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死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1].多年来,ARDS呼吸支持的相关研究仅保护性肺通气策略[2]及俯卧位通气[3]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对常规机械通气策略不能维持的极重度ARDS患者,体外膜式氧合(ECMO)可作为挽救性措施替代或部分替代其心肺功能,也可帮助降低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ILI)的发生.2009年,静脉-静脉ECMO(VV-ECMO)在救治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

    作者:孙兵;唐晓 刊期: 2018-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