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第29期文章
  • 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AD)是导致痴呆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据推算我国目前约有AD患者600多万,预计2050年将超过2000万.AD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全面认知功能损害,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晚期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完全需要他人照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已经成为21世纪具有挑战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因此明确AD的发病机制并寻找有效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目前关于AD发病机制的研究不断......

    作者:贾建平;侯婷婷 刊期: 2018- 29

  • 纹理分析在胰腺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纹理分析是影像组学研究领域的一部分,是基于常规影像图像中像素或体素强度和空间分布的关系,能够高通量提取、分析、解译定量影像特征,客观量化评估肿瘤整体异质性[1-3].不仅具有可重复性且具有无创性.目前已广泛用于肿瘤良恶性鉴别[4-6]、病理分级[7]、疗效评估[8-9]等方面.胰腺癌占胰腺恶性肿瘤的85%~95%[10-11],早期诊断困难,就诊时多已处于中晚期,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不足5%[12......

    作者:王中兰;刘林祥;王中秋 刊期: 2018- 29

  • 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与帕金森病发病及防治的关系

    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被首次报道至今已有200年的历史,它是一类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运动症状,如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强直、姿势及步态不稳等.除此之外,帕金森病患者的非运动症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如嗅觉功能障碍、睡眠障碍特别是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以及认识受损等.目前的理论认为PD的病理基础是患者细胞内的α-突触核蛋白聚积,......

    作者:刘亚平;李阳华;马文彬;刘帅;王静;封红亮;张继辉 刊期: 2018- 29

  • 应重视血管危险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常见的痴呆类型,其发病率及疾病负担逐年升高,美国目前有540万AD患者,到2050年将增长至1380万.AD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大脑皮质弥漫性萎缩,以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为主要成分的神经炎性斑(senileplaque,SP)和以过度磷酸化tau蛋白为主要成分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

    作者:左丽君;张巍;王拥军 刊期: 2018- 29

  •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与治疗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精神疾病,起病多见于青少年晚期和成年早期(18~24岁),人群患病率大约1%.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相对稳定但结局不佳,症状间歇加重但长期存在的患者超过50%,症状持续并且功能残疾的患者大约20%,未就业率高达80%~90%.患者的平均预期寿命与一般人群相比减少大约15年并且仍在恶化,自杀和躯体疾病分别是疾病早期和晚期的主要死因[1-2].......

    作者:王传跃;陈晓岗 刊期: 2018- 29

  • 肠道菌群与神经精神疾病

    近年来,肠道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相互调节及其对健康的重要影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尤其是脑-肠-微生物轴的发现以及对其功能的不断探索,使得较多的研究关注肠道菌群的神经调控作用.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孤独症、阿尔茨海默病、药物成瘾、应激相关障碍和睡眠障碍等,本文就肠道菌群在神经精神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述评.......

    作者:陈文浩;于周龙;师乐;陆林;时杰 刊期: 201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