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
微生态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的现状
肠腔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多种毒素,但正常情况下,人们并不发生严重的感染或中毒性疾病.这主要是肠黏膜屏障有效地阻挡了外来微生物和毒素的侵袭,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作者:李世荣 刊期: 2008- 04
-
洁悠神物理抗病毒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前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有重新肆虐的趋势,病毒性传染病尤甚,近30年来在世界上确认的新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中,52.7%为病毒所致[1].......
作者:张向阳;黄海龙;陈伟强 刊期: 2008- 04
-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患者女,23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畏寒、腰痛、腹痛,腹壁出现软组织肿块.外院肺穿刺活检、腹壁包块切除考虑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经治疗出院,病情反复.......
作者:刘于宝;梁长虹;张忠林;王秋实;谢淑飞;余元新 刊期: 2008- 04
-
肝硬化大鼠模型肠上皮内淋巴细胞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模型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表达,了解肝硬化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诱导肝硬化模型,分离大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别标记小鼠抗大鼠CD3、CD4、CD8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模型组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为(2.3±0.5)×105/cm、(3.4±1.1)×105/cm,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
作者:李静;程留芳;李贞;丛玉文 刊期: 2008- 04
-
幽门螺杆菌在不同胃部疾病中的定植状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不同胃部疾病中的定植状态,同时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在幽门螺杆菌原位密度测量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已知病理诊断的胃黏膜活检标本174例,其中来自胃癌高发地区135例,胃癌低发地区地区39例,分别行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部位Hp感染密度.结果胃黏膜小凹上皮表面及腺腔内Hp定植密度评分<1分时,免疫组化染色与HE染色经配对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作者:柳云恩;于秀文;董楠楠;宫月华;孙丽萍;袁媛 刊期: 2008- 04
-
替普瑞酮对类固醇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和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对类固醇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SP)70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低剂量替普瑞酮组、中剂量替普瑞酮组和高剂量替普瑞酮组,每组10只.采用泼尼松龙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替普瑞酮的剂量分别为50、100、200ms/kg,给药7d,每天1次.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计算溃疡指数,免疫组化方......
作者:吕宾;张璐;范一宏;徐毅 刊期: 2008- 04
-
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肠黏膜损害的机理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肠缺血45min再灌注6h组(I/R组)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TI组).每组均为10只.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制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无菌开腹,但不钳夹该血管.乌司他丁预处理组在术前30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2×104U/kg),而肠缺......
作者:刘牧林;张嘉;吴薇;刘瑞林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肾上腺意外瘤中亚临床库欣综合征治疗方案探讨
- 2 胸腰椎脊柱肿瘤的外科治疗
- 3 胰腺非导管腺癌性占位114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 4 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及早期肠内营养对其影响
- 5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 6 夏枯草提取物对肺腺癌细胞A549蛋白质组的影响
- 7 肾移植受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CT和肺功能观察
- 8 房颤复发与射频消融后钆增强延迟有关
- 9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法布里病出现率的调查
- 10 外科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比基因组学研究
- 11 第三届全国消化内科危重疑难少见病学术会议简介
- 12 财务激励有助于戒烟
- 13 台上体外开窗腔内动脉瘤修复术治疗短瘤颈腹主动脉瘤的初步观察
- 14 RNA干扰沉默转化生长因子β1对大鼠移植肾上皮细胞转分化的作用
- 15 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巴塞罗那B期肝细胞癌两种治疗方法的再评价
- 16 硫化氢在内毒素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及其与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的关系
- 17 抗生素后效应理论与临床合理用药
- 18 低甲状旁腺素血症与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的相关性
- 19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析
- 20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患者粒细胞JAK/STAT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及对甲磺酸伊马替尼的治疗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