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
微生态制剂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的现状
肠腔内有大量的细菌和多种毒素,但正常情况下,人们并不发生严重的感染或中毒性疾病.这主要是肠黏膜屏障有效地阻挡了外来微生物和毒素的侵袭,保证了机体的健康.......
作者:李世荣 刊期: 2008- 04
-
洁悠神物理抗病毒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目前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有重新肆虐的趋势,病毒性传染病尤甚,近30年来在世界上确认的新的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中,52.7%为病毒所致[1].......
作者:张向阳;黄海龙;陈伟强 刊期: 2008- 04
-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患者女,23岁,9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无畏寒、腰痛、腹痛,腹壁出现软组织肿块.外院肺穿刺活检、腹壁包块切除考虑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经治疗出院,病情反复.......
作者:刘于宝;梁长虹;张忠林;王秋实;谢淑飞;余元新 刊期: 2008- 04
-
肝硬化大鼠模型肠上皮内淋巴细胞表达的研究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模型肠上皮内T淋巴细胞的表达,了解肝硬化肠黏膜免疫屏障功能的改变.方法采用皮下注射40%四氯化碳诱导肝硬化模型,分离大鼠肠上皮内淋巴细胞,分别标记小鼠抗大鼠CD3、CD4、CD8单克隆抗体,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和肝硬化模型组分离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分别为(2.3±0.5)×105/cm、(3.4±1.1)×105/cm,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
作者:李静;程留芳;李贞;丛玉文 刊期: 2008- 04
-
幽门螺杆菌在不同胃部疾病中的定植状态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在不同胃部疾病中的定植状态,同时探讨免疫组化染色在幽门螺杆菌原位密度测量方面的应用.方法选取已知病理诊断的胃黏膜活检标本174例,其中来自胃癌高发地区135例,胃癌低发地区地区39例,分别行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不同部位Hp感染密度.结果胃黏膜小凹上皮表面及腺腔内Hp定植密度评分<1分时,免疫组化染色与HE染色经配对χ2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作者:柳云恩;于秀文;董楠楠;宫月华;孙丽萍;袁媛 刊期: 2008- 04
-
替普瑞酮对类固醇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70和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替普瑞酮对类固醇性溃疡大鼠胃黏膜热休克蛋白(HSP)70和c-f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实验组、低剂量替普瑞酮组、中剂量替普瑞酮组和高剂量替普瑞酮组,每组10只.采用泼尼松龙皮下注射制备大鼠胃黏膜损伤模型,低、中、高剂量组替普瑞酮的剂量分别为50、100、200ms/kg,给药7d,每天1次.观察胃黏膜的病理变化,计算溃疡指数,免疫组化方......
作者:吕宾;张璐;范一宏;徐毅 刊期: 2008- 04
-
乌司他丁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致肠黏膜损害的机理及乌司他丁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O组)、肠缺血45min再灌注6h组(I/R组)组,乌司他丁预处理组(UTI组).每组均为10只.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大鼠肠系膜上动脉制成肠缺血-再灌注模型,假手术组仅无菌开腹,但不钳夹该血管.乌司他丁预处理组在术前30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入乌司他丁(2×104U/kg),而肠缺......
作者:刘牧林;张嘉;吴薇;刘瑞林 刊期: 2008- 04
动态资讯
- 1 选择性供肾病理检查评估的临床意义
- 2 反射性癫痫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3 血糖波动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影响的研究进展
- 4 恩他卡朋对左旋多巴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 5 AS1411对紫杉醇耐药肺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
- 6 下肢康复机器人系统对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 7 肾癌骨转移的手术治疗体会
- 8 首次应用吡喃阿霉素致心肌酶罕见升高死亡一例
- 9 胰岛素泵治疗的成人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相关因素分析
- 10 局部亚低温对大鼠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
- 11 对开展基因检测预防出生缺陷的一些思考
- 12 Ⅱ型戈谢病3个家系基因突变分析及产前诊断
- 13 围手术期肝脏保护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 15 代谢综合征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 16 ENA-78、IP-10和VEGF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性
- 17 静息态脑功能连接磁共振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
- 18 133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患者的临床分析
- 19 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腹腔间室综合征的CT表现
- 20 内质网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