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第47期文章
  • 基质金属蛋白酶-7和组织抑制因子-2表达与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患者肿瘤侵袭转移关系的研究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HNPCC)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综合征[1].因其病因特殊、临床病理特点突出[2-4],HNPCC成为大肠癌研究的热点.虽然HNPCC的发病年龄早、病理分化差、多原发癌多见,但其预后却明显好于散发性大肠癌[5,6].原因为[7]:在获得诊断时HNPCC比散发性大肠癌的侵袭更弱、转移更少.基质金属蛋白酶......

    作者:顾国利;王石林;李捷雷;魏学明;黄蓉蓉 刊期: 2006- 47

  • 多发伤675例救治体会

    多发伤是指单一致伤因素造成两个以上的部位、器官严重损伤,而这些损伤即使单独存在都可以危及生命[1].近年来,由于交通事故、矿山事故的发生,多发伤的数量也随之增加.故积极做好其救治工作也就更加凸显其重要性.我们收治多发伤患者675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马晓波;王喆;赵大鹏;刘谊峰;杨威;王自洲 刊期: 2006- 47

  • 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疾患,近年来应用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创面取得了良好效果[1,2],但对于某些特殊类型的踝足部软组织缺损,如同时合并骨髓炎、骨缺损、死腔形成等的病例,用皮瓣覆盖创面难以消灭死腔,术后外观不尽理想.我们在对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观测的基础上,用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修复特殊类型的踝足部软组织缺损1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陶圣祥;喻爱喜;郑晓晖;余国荣;邓凯;张奕;张建华 刊期: 2006- 47

  • 钾离子通道Kv4.2、Kv4.3及其相互作用蛋白KChIP1在电点燃癫癎模型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探讨钾离子通道Kv4.2、KV4.3及其相互作用蛋白KChIP1在杏仁核电点燃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可能的作用.方法刺激SD大鼠右侧杏仁核7d以建立电点燃模型,提取杏仁核总RNA进行RT-PCR,研究致癎后KChIP1、Kv4.2和Kv4.3在mRNA水平表达变化;同时提取杏仁核全细胞蛋白进行Western印迹,观察KChIP1和Kv4.2在蛋白水平表达变化.结果在mRNA表达水平,双侧杏仁核KC......

    作者:常好会;苏涛;孙卫文;赵绮华;秦兵;廖卫平 刊期: 2006- 47

  • 影响额叶癫癎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额叶癫癎预后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预测难治性额叶癫癎,为临床早期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包括药物难治组47例和药物控制良好组92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各种影响因素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前向逐步法.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首次发病年龄早、合理药物治疗前病程长、发作频繁(>1次/d)、姿势性发作、过度运动发......

    作者:林华;吴立文;陈晏;卢强;彭炳蔚;金丽日 刊期: 2006- 47

  • 颞叶癫癎的亚类分型及其临床和病因学特征的研究

    目的分析和总结颞叶癫癎的临床分型、病因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脑电图特征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对190例颞叶癫癎进行临床分型和病因分析.结果颞叶内侧型癫癎患者172例,其中62.2%的患者出现上腹部异样感等先兆;67.4%的患者出现自动症,以口咽自动症多见;脑电图显示前或前中颞区癫癎样放电;病因依次为海马硬化、颅内感染、脑肿瘤、脑血管病、脑外伤等.颞叶外侧型癫癎患者10例,均出现幻听等先兆;脑电......

    作者:李志梅;丁成谮;赵永青;黄宇明;邵晓秋;王拥军;王维平 刊期: 2006- 47

  • 5种新癫癎综合征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了解5种新的癫癎综合征在癫癎人群中的分布及临床特征.方法用电脑查询和手工检索的方法,对近30年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癫癎中心就诊,并有完整病历记录的5300例患者进行新癫癎综合征的调查.结果本次研究实际完成调查数为4894例.其中111例有明确癫癎家族史,包括2例家族性颞叶癫癎,1例具不同病灶的家族性部分性癫癎和3例全面性癫癎伴热性惊厥叠加综合征,另有14例符合颞叶内侧癫癎和5例符合惊吓......

    作者:王学峰;朱曦;沈鼎烈;关立峰;晏勇 刊期: 200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