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第43期文章
  • 嗜铬细胞瘤良、恶性鉴别的临床分析

    嗜铬细胞瘤(PHEO)在高血压中的患病率为0.3%~1.9%[1],其中恶性占10%左右[2],目前尚无可靠的指标来区分良、恶性PHEO,因此探求它们临床发展的不同特点,可为早期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临床依据.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良、恶性PHEO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闫朝丽;曾正陪;童安莉;卢琳;李明;周亚茹;张晶 刊期: 2005- 43

  • 国产坎地沙坦酯治疗高血压的短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已经成为临床高血压治疗指南所推荐的抗高血压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国产坎地沙坦酯系国内自行合成生产的ARB,可降低成本,方便患者.因此,本研究旨在以依那普利为对照,观察国产坎地沙坦在中国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耐受性.......

    作者:顼志敏;樊朝美;陈君柱;黄德嘉;魏嘉平;王林;成小如;孙兴昌;龚培;汪芳;李一石 刊期: 2005- 43

  • 怀孕期间高免疫球蛋白可以显著降低先天性巨细胞病毒疾病的危险性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感染,约见于1%的婴儿.10%先天性CMV感染的婴儿出现症状,其中近半数与临床上明显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有关.有原发感染的孕妇在怀孕期间,胎儿的感染率为40%.虽然可以在出生前诊断出先天性感染,但目前尚无出生前治疗,即对怀孕期间的原发CMV感染缺乏有效的干预.Nigro等对此进行了非常有意义的多中心研究,结果发表在9月29日的上(NEnglJMed,2005......

    作者:贺蓓 刊期: 2005- 43

  • 多层螺旋CT在测量和评价活体骨性泪道中的应用

    泪溢是眼科的常见病,主要由于泪道阻塞引起.临床上的泪道阻塞主要发生在鼻泪道.鼻泪道阻塞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鼻泪道阻塞主要是由于外伤,手术和肿瘤压迫引起.而原发性鼻泪道阻塞(primarynasolacrimalductobstruction,PNDO)发生的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有研究表明,骨性泪道的狭窄可能是PNDO的病因之一[1].我们利用三维螺旋CT测量骨性泪道,希望了解骨性泪道形态,并且......

    作者:张虹;李劲;陈浪;张菁;宋金梅 刊期: 2005- 43

  • 结节性硬化脑及肾表现

    患者男,23岁,因发作性抽搐5次入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患者出生后不久面部、头皮出现丘疹,无自觉症状,智力发育尚可.患者父亲口周可见丘疹.体格检查:面部双颊、唇周部散在或密集分布的褐色粟粒至米粒大小光滑小丘疹,头皮及背部散在红色斑块,压之退色.右中指甲根部红色乳头状赘生物.......

    作者:闫燃;张雪哲 刊期: 2005- 43

  • 阿霉素纳米脂质体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晚期兔VX2乳腺移植癌模型

    目的研究阿霉素纳米脂质体(NLADR)经不同途径给药对晚期兔乳腺癌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pH梯度载药法制备NLADR,平均粒径120nm.50只雌性新西兰兔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组织块悬液注射法制备VX2乳腺移植癌模型,植瘤后第6周开始治疗.A组:对照组,不给予特殊治疗;B组:肿瘤周围皮下注射NLADR;C组:经耳缘静脉注射NLADR;D组:同时给予NLADR静脉、局部注射,药量各占1/2;E组......

    作者:陈江浩;李郁;姚青;凌瑞;王岭;李开宗;王哲;陈涛 刊期: 2005- 43

  • 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治疗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合理治疗方法.方法收集41例导管内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抗体为ER、PR、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53和C-erbB-2.结果本组中微小浸润导管内癌15例,微小浸润与组织学分类(χ2=4.60,P......

    作者:周雷;王岩;宋新;杜家文;裴斐;黄林平;王文跃;刘治滨;潘瑞芹 刊期: 2005- 43

  • 上海地区早发性乳腺癌患者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分析

    目的研究中国上海地区早发性乳腺癌中BRCA1/BRCA2基因的突变位点及携带情况.方法对象为来自上海地区的50例早发性乳腺癌(发病年龄≤40岁),其中13例(26%)有一级亲属患病家族史.由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对BRCA1/2基因的全部编码序列进行扩增.突变分析由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HPLC)进行预筛,之后进行DNA测序证实.结果在BRCA1基因中发现有6个致病突变位点,其中4个为新发现的......

    作者:宋传贵;胡震;袁文涛;狄根红;沈镇宙;黄薇;邵志敏 刊期: 2005-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