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第24期文章
  • 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具抗原表位功能肽段的筛选及鉴定

    目的寻找广州管圆线虫Ⅴ期幼虫可溶性蛋白中具免疫反应性的抗原.方法采用双向电泳结合免疫印迹技术,并将得到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获得具免疫原性的肽段信息,合成肽段免疫小鼠并进一步观察其体外免疫结合性能.结果Ⅴ期雌雄虫可见的印迹反应点数目分别为8个和4个,此12个点相对应的凝胶点pH值集中于5~7,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24000~40000.质谱鉴定分析肌动蛋白和半乳糖凝集素为Ⅴ期雌雄虫的共同抗原.进一步......

    作者:黄慧聪;姚丽丽;周子博;郑丽娜;潘长旺 刊期: 2014- 24

  • 捆绑式胰肠/胰胃吻合术式体系的建立和个体化应用

    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国内外文献报道胰瘘的发生率5%~25%,因胰瘘引起的死亡率20%~50%[1-3].为降低或预防胰瘘的发生,1996年彭淑牖等[3]创建了捆绑式胰肠吻合术(BPJ),由于BPJ疗效显著,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应用,同时也报道了一些缺点,如Buc等[4]研究认为胰腺残端太大,与肠腔大小不匹配时BPJ可能是禁忌证.......

    作者:洪德飞;彭淑牖 刊期: 2014- 24

  • 第317例 右上腹隐痛—下腔静脉占位—原发性下腔静脉平滑肌肉瘤

    病历摘要患者女,61岁,主因“间歇性右上腹隐痛10余年”求治.2000年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隐痛,疼痛性质为胀痛,受压时略有加重,呈间歇性发作,每次持续约1~3d,两次间隔1~3个月不等,自服止痛药缓解.10余年来,右上腹隐痛反复发作,自认为胃炎、胆囊炎等一直未予重视,均自行使用止痛药物治疗后缓解.2012年12月初,腹痛再次发作,较以往加重,于12月24日就诊于外院,腹部彩超提示“下腔静脉占位......

    作者:魏宁;徐浩;祖茂衡;王文亮 刊期: 2014- 24

  • 中国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

    肠杆菌科细菌是临床细菌感染性疾病中重要的致病菌,肠杆菌科细菌重要的耐药机制是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beta-lactamases,ESBLs).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能水解青霉素类、氧亚氨基头孢菌素(包括第三、四代头孢菌素)及单环酰胺类氨曲南,且能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所抑制的一类β-内酰胺酶.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引起感染的诊断及早期恰当治疗已成为临床急需解......

    作者:周华;李光辉;陈佰义;卓超;曹彬;杨毅;张菁;王辉;何礼贤 刊期: 2014- 24

  • 美国医院医学和全科驻院医生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2013年8月,笔者有幸赴美国西雅图Swedish医学中心进行交流,并参与了该中心全科驻院医生团队的部分工作,对全科驻院医生工作的重要性及高效性深有感触.全科驻院医生制度不但是未来医疗模式的发展方向,也对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具有借鉴意义.现结合我国实际谈一些看法.......

    作者:黄乃思;胡梦博;吴炅 刊期: 2014- 24

  • 肠道稳态的维护及微生态制剂在其中的作用

    1977年,德国学者VolkerRush首次提出微生态学这一学科概念,即“微生态学是细胞水平或分子水平的生态学”,并建立了第一个微生态学研究所,主要研究活菌制剂的生态疗法和生态调控问题.随后,我国学者康白和魏曦进一步提出“微生态学是微观层次的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与宿主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1].......

    作者:陈烨 刊期: 2014-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