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03年第1期文章
  • 来自《2002年艾滋病新报告》的警示

    ......

    作者:铃儿 刊期: 2003- 01

  • 人脐血造血干细胞经鼠卵黄囊进行宫内移植的实验研究

    宫内移植造血干细胞是在孕期的某一时期将造血干细胞(HSC)输入宫内的胎儿体,使植入的HSC能在受者的造血器官中建立并繁殖具有血液学及免疫学功能的后代,为先天性造血系统疾病和某些代谢缺陷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造血干细胞宫内移植的研究,在国外已有多年的历史,主要通过胎儿脐静脉或腹腔内注射两条途径,但进展缓慢,种植率低,疗效欠佳.本研究根据胎儿宫内免疫耐受性强的特点[1,2],利用人脐血造血干细胞,在......

    作者:刘英;庄广伦;游泽山;李树浓;侯景徽;孔庆瑜 刊期: 2003- 01

  • 皮肤病学

    一、银屑病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对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的遗传流行病学和易感基因定位进行了研究,表明中国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式或多因素遗传模式;发现在染色体6p和4q上存在中国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的易感基因位点;携带HLA-Cw*0602等位基因的患者易发生早发型银屑病,并有家族倾向性.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研究银屑病的Th1/Th2反应模式,发现银屑病属于Th1型反应模式.......

    作者:张学军 刊期: 2003- 01

  • 小儿外科学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小儿外科得到了飞速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相继组建了新生儿、泌尿、肛肠、肝胆、心胸及矫形、肿瘤等学组.各学组均在相应的专业内取得不少成就.这是老一辈专家和全国同道共同努力的结果,以下作一简要概述.......

    作者:刘贵麟 刊期: 2003- 01

  • 肝、脾移植临床若干问题的争辩--2002年全国器官移植会议模拟主题辩论会纪要

    编者按2002年全国器官移植会议就目前临床肝脾移植的4个热点问题(肝移植术中是否施行静脉转流、肝癌病人是作肝叶切除术还是作肝移植术、亲属活体肝移植是否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情、血友病甲是否为脾脏移植的适应证),邀请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开展了学术辩论与讨论.辩论会形式新颖,学术气氛活跃.通过辩论和深入讨论,使与会者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全面、更透彻的理解.这些问题对我国肝脏与脾脏移植的临床研究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本刊......

    作者:张鑫;曾凡军;陈忠华 刊期: 2003- 01

  • 新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然而,由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大量抗生素临床应用不久便发生细菌耐药而失去抗感染效果,因此,不断研制抗菌活性强和低毒的新型抗感染药物,是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流行,提高临床感染性疾病治疗水平的重要措施.......

    作者:袁桂清;唐迎曙 刊期: 2003- 01

  • 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的自然病程

    [编者按]为普及危重病医学专业知识,中华医学杂志于2001年开辟了危重病医学继续教育讲座园地,先后分12讲介绍了下列两方面内容,即:急性呼吸功能窘迫综合征与机械通气;医院获得性感染与抗生素治疗.应广大读者的要求,2002年中华医学杂志继续就下列问题进行介绍,包括休克与血流动力学监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急性肾功能衰竭与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等.......

    作者:陆慰萱;刘春萍 刊期: 2003-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