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第47期文章
  • 可逆性胼胝体压部病变综合征二例

    病例1男,16岁,因发作性视物模糊1周于2014年2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患病前2周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伴咳嗽咳痰,发作期仅表现视物模糊,持续十余秒后可恢复正常,病情反复未缓解.眼部检查:裸眼视力右1.0,左侧1.2,双眼眼球运动正常,双眼角膜透明,前房(-),虹膜未见粘连.视觉诱发电位提示双眼视神经传导正常.头部MRI提示:胼胝体压部异常信号影(图1A,B).脑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陶媛;许志强;胡银;刘娟 刊期: 2016- 47

  • 视神经脊髓炎合并干燥综合征、IgA肾病一例

    患者女,55岁,主因“右下肢麻木无力5d”于2015年8月5日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入院5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脚趾麻木,后背阵发性疼痛,后进展为整个右下肢麻木无力;入院前1d出现左下肢麻木无力,行胸椎增强核磁提示“胸3-8节段脊髓灰质异常信号考虑炎性改变”收入神经内科.既往干燥综合征2年,服用环孢素25mg2次/d、甲氨蝶呤2.5mg1次/周;IgA肾病14年;免疫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作者:袁俊亮;王双坤;郭晓娟;顾华;张小雨;胡文立 刊期: 2016- 47

  • 心脏生物标志物监测在精准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精准医学颇受关注[1].作为医疗保健领域中的新策略,精准医学旨在提高个性化诊断、医疗决策及临床预后,即在合适的时间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等精准医疗服务[2-3].精准医学的实施中,整合基因组学、计算机生物学分析、临床信息学、疾病特异性动态标志物等技术非常重要[4-5].尤其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结合生物学标志物,了解表观遗传学、代谢组学以及患者临床特点等方面的信息,将会极大地改善患者预......

    作者:刘梅颜 刊期: 2016- 47

  • 第387例 下肢肿痛—晕厥—皮肤变黑

    病历摘要患者男,26岁,因下肢肿痛1年,晕厥4个月,皮肤变黑3个月于2015年6月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13年10月患者因右足韧带损伤卧床1个月后出现右小腿肿痛,外院检查D-二聚体升高,超声检查显示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口服华法林(3mg,1次/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症状缓解,D-二聚体降至正常未复查超声.2014年4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左小腿肿痛,检查血小板67×......

    作者:吴夕;赵谧;吴婵媛;王曦;赵久良;张文;曾小峰 刊期: 2016- 47

  • 肝前性门静脉高压30例治疗经验

    1954年Whipple将肝前性门静脉高压(PPH)首次分为肝内型和肝前性[1].目前的治疗方式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大规模临床研究显示各种分流术远期效果要强于单纯断流手术治疗,且具体分流术式的选择基于患者的病因、病情的特殊性,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本研究对30例肝前性门静脉高压病例进行了经验总结,希望可以为肝前性门静脉高压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作者:连利珊;朱仁明;冯海;李晨宇;陈学明 刊期: 2016- 47

  •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的荟萃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术后并发症.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BIOSIS,Springer和Cochrane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关于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两种方法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制定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利用Re......

    作者:杨召;苑珍珍;马剑雄;马信龙 刊期: 2016- 47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