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5年第14期文章
  • 脊髓自噬功能的激活在大鼠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自噬功能的变化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8只)和糖尿病组(36只).糖尿病组大鼠腹腔单次注射链脲佐菌素60mg/kg建立模型.造模4周时,机械缩足阈值(MWT)较基础值下降>50%定为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DNP)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神经病理性疼痛组(DP组),神经病理性疼痛+雷帕霉素组(D......

    作者:贺俭;王汉兵;赵伟成;何万友;廖美娟;杨承祥 刊期: 2015- 14

  • 新体型指数与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的关系

    目的观察成都地区中老年人群新体型指数(ABSI)与糖尿病患病率及空腹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2007年5月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成华区中老年人685名,平均年龄(63.3±10.2)岁,男性占57.5%,对其进行了标准化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BSI与空腹血糖和糖尿病患病率的关系.结果随着ABSI的增加,空腹血糖水平升高(P<0.001),而糖尿病患病率差......

    作者:赵丽明;陈晓平;何森;何霁云;李龙心 刊期: 2015- 14

  • 正常糖耐量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糖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的代谢综合征人群的血糖特点.方法2009年6至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40例健康体检者经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诊断均为正常糖耐量(NGT),依据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分为代谢综合征组(MetS组,12例)和非代谢综合征组(N-MetS组,28例)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本研究通过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MetS组与N-MetS组空腹血糖、OGTT2h血糖和糖化血......

    作者:杨旭斌;朱延华;骆斯慧;陈琳;严晋华;曾龙驿;许雯;翁建平 刊期: 2015- 14

  • 脾脏CD4+ T细胞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NOD小鼠糖尿病肾病进展的关系

    目的探讨脾脏CD4+T细胞组蛋白乙酰化修饰与非肥胖型糖尿病(NOD)小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及进展的关系.方法SPF级雌性NOD小鼠24只,8周龄,随机分为4组,检测12、18、24、30周龄小鼠的随机血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试剂盒检测尿白蛋白和尿肌酐.分离脾脏CD4+T细胞,H3、H4乙酰化试剂盒检测CD4+T细胞H3、H4总体乙酰化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组蛋白乙酰化相关修饰酶的mRNA......

    作者:侯粲;欧阳琳;王燕飞;周智广 刊期: 2015- 14

  • 回顾30年学科变化 展望检验医学发展趋势

    21世纪以来,人类在分子、基因、蛋白质等各组学的基础研究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由于临床与科研的融合、微观到宏观的贯通、转化医学深入的开展,使干细胞、脑科学、合成生物学、超高分辨率活体成像、纳米级分辨率观察分子在细胞内的定位,分子机器等前沿技术有了重大突破,实现了疾病诊断的划时代变革[1].特别是国家经济腾飞、惠民政策深入、大健康概念形成以及循证医学和转化医学的发展,为医院检验科的建设展示了新的思路、新......

    作者:丛玉隆 刊期: 2015- 14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