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0年第15期文章
  • 规范脑恶性胶质瘤治疗的几点建议——有感于《中国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胶质瘤诊断和治疗共识(简化版)》

    由于脑胶质瘤发病率高,危害大~([1]),目前国内各医院对于胶质瘤的诊疗存在不同的看法,诊疗行为很不规范,严重影响我国脑胶质瘤尤其是恶性胶质瘤的整体诊疗效果.为此,2009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肿瘤专业组在中华医学杂志发表了~([2])(以下简称),希望以此为契机,向全国推广和普及.......

    作者:姚瑜;毛颖;周良辅 刊期: 2010- 15

  • 破裂与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目的评价破裂与未破裂颅内微小动脉瘤(动脉瘤长径≤3mm)血管内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9年8月北京医院44例48个的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影像学、血管内治疗和随访资料.44例患者中,男20例,女24;平均年龄57.8岁;Hunt-Kosnik分级:0、1~2和3~4级的患者分别为11、23和9例,1例无法确定分级.48个动脉瘤中,动脉瘤瘤体长径均≤3mm;前交通、大......

    作者:王大明;刘加春;王利军;陆军;祁鹏;翟乐乐;姜学丽 刊期: 2010- 15

  • 自发性脑出血与淀粉样脑血管病相关性研究

    目的了解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淀粉样脑血管病(CAA)的发病率.方法105例影像学证实为自发性脑出血的患者来自全国30家医院,其中男68例,女37例,平均年龄(55±13)岁.入组患者均接受了急诊开颅手术,标本取自经皮层造瘘的脑组织碎片,通过刚果红染色和β淀粉样蛋白(Aβ)免疫组化染色明确是否存在淀粉样变性,初步得出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中存在CAA所占的比例.结果105例患者中15例为CAA,占14.29......

    作者:唐亚娟;赵继宗;李永;孙异临 刊期: 2010- 15

  • 血流转向装置对动脉瘤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目的探讨低孔率血流转向装置对脑动脉瘤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绘图软件虚拟建立宽颈和窄颈的弯曲管侧壁型动脉瘤三维模型.采用脉动流对不同动脉瘤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虚拟植入血流转向装置于载瘤动脉内并覆盖瘤颈.应用Fluent软件计算,比较低孔率血流转向装置植入前后载瘤动脉及动脉瘤内瘤动力学变化.结果血流转向装置植入后窄颈与宽颈动脉瘤内的血流动力学均发生显著变化.窄颈动脉瘤瘤颈......

    作者:黄清海;杨鹏飞;张星;施洋;邵雪明;刘建民 刊期: 2010- 15

  • 儿童期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及治疗

    目的描述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评价不同治疗方法对儿童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和安伞性.方法总结北京天坛医院1990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治的23例儿童颅内动脉瘤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6例,女7例,年龄3~15例.观察手术组16例和电解可脱性微弹簧栓塞术(GDC),5例的疗效.全部病例中有2例未做进一步的治疗.结果手术治疗组中15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GDC治疗组中1例栓塞成功,术后恢复良好;2例......

    作者:杨明琪;王硕;赵元立;张东;赵继宗 刊期: 2010- 15

  • 锁孔手术入路在后循环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探讨锁孔入路微创手术治疗后循环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疗效.方法后循环动脉瘤患者12例,包括基底动脉(BA)6例(基底动脉分叉部1例,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3例,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上动脉1例),大脑后动脉(PCA)5例(PCA1-2段1例,PCA2段2例,PCA2-3段2例),小脑后下动脉(PICA)1例.6例BA远端动脉瘤及2例PCA1-2段动脉瘤均采用经眉弓锁孔入......

    作者:兰青;朱卿;麻育源 刊期: 201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