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8年第42期

类鼻疽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进展

吴华;黄东良

关键词:
摘要:类鼻疽是由类鼻疽伯霍尔德杆菌(Bp)引起的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以泰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地区是两大流行区.在地处热带的发展中国家,类鼻疽是潜在的新兴传染病,中国南部被认为是类鼻疽病的高发流行区,由于交通的便利、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国内其他省份也相继有类鼻疽的报道.类鼻疽有“似百样病”之称,在临床表现、病理和影像学特征上都与结核极为相似,特别是肺部感染时,与肺结核极为相似,在结核病的高发区正确诊断类鼻疽的难度较大;神经系统感染类鼻疽时可被误诊为恶性肿瘤[1];皮肤软组织感染还易被误诊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因此类鼻疽常被漏诊,从而贻误了治疗时机.另外,Bp对多种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西林、一和二代头孢、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多黏菌素等天然耐药,喹诺酮类抗生素虽然在体外具有轻微的抗菌活性,但治疗失败率较高,因此对于类鼻疽的治疗,所选择的药物种类有限,目前国内药敏试验参照的标准为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委员会(CLSI),该标准中,针对Bp的抗生素仅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亚胺培南、多西环素、四环素和复方磺胺甲(口恶)唑[2].此外,人感染类鼻疽的死亡率在30%~80%不等,且即使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类鼻疽还有较高的复发率[3],为避免复发,需要长疗程治疗.现将类鼻疽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进展综述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