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3年第13期文章
  •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上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调节性T细胞的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上调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的作用机制.方法20例SLE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别与UC-MSC以不同比例共培养72h,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CI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分别以SLE患者及正常人PBMC及血清刺激UC-MSC,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UC-MSCTGF-β1mRNA......

    作者:鲁琳;王丹丹;李霞;曾小峰;孙凌云 刊期: 2013- 13

  • 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抑郁患者的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盐酸度洛西汀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伴随的抑郁及疼痛、疾病活动性和功能的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55例伴抑郁症状的AS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于基线、治疗4、12周末进行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功能指数(BASFI)、测量指数(BASMI)、脊柱痛、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结果(1)治疗后联合......

    作者:李晏;张胜利;朱剑;杜旭娜;黄志芳;黄烽 刊期: 2013- 13

  • 睡眠质量和强直性脊柱炎夜间痛的相互关系

    目的评估睡眠质量和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夜间痛的相互关系.方法对157例A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睡眠质量的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夜间痛采用可视化模拟标尺(VAS),疾病活动性评估包括: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AS患者PSQI评分为6.6±3.6,55例(35.0%)睡眠障碍;74例(47.1%)ESR和(......

    作者:张胜利;李晏;朱剑;黄志芳;张江林;黄烽 刊期: 2013- 13

  •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M基因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病及各种临床表型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M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相关性,以期发现SLE的易感基因或保护性基因.方法对2003至2006年在北京儿童医院就诊的79例SLE患儿及57例正常对照儿童,应用测序分型法(即SBT法)确定HLA-DM(包括DMA和DMB)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结果DMB*0101/0102基因型频率在SLE组(5.1%)明显低于对照组(2......

    作者:张俊梅;李彩凤;何晓琥 刊期: 2013- 13

  • IgG4相关性米库利兹病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米库利兹病(MD)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自2010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开始IgG4相关疾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共纳入患者42例,其中18例为MD,分析总结MD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特点和治疗反应.结果18例MD患者占同期IgG4相关性疾病42.9%.其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48±14)岁.平均随诊8.18个月.全部患者均有唾液腺和泪腺受累,15例合并其他脏器损害,包括......

    作者:林玮;陈华;吴庆军;郑文洁;史群;冷晓梅;徐东;沈敏;张文 刊期: 2013-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