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中华医学会会刊,是综合性医学学术周刊,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医学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信息情报部门所列的核心期刊。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临床研究、基础研究、综述、讲座、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读者来信等栏目。刊物面向国内外全体临床医师,各级医院的医护及医疗技术与管理人员,是广大医务人员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376-2491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2137/R

邮发代号: 2-588

出版周期 周刊

创刊时间 191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544.00

杂志荣誉 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中华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0376-2491
  • 国内刊号:11-2137/R
  • 出版周期:周刊
期刊荣誉:1992年与1996年连续两次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组织的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一等奖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医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中华医学杂志2011年第37期文章
  • 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雷帕霉素在抗癫痫形成机制中的作用

    癫痫的患病率是7‰,其中1/5为难治性癫痫[1].癫痫发病机制很多,包括一系列遗传及获得性病因.即使是在控制良好的癫痫患者中,目前的治疗只是症状治疗,而没有改善引起癫痫的脑异常.癫痫的标准药物如苯妥英钠及丙戊酸钠,只能减少创伤性癫痫短期的发作次数,但不能阻止慢性癫痫的发展[2].......

    作者:张晓;王薇薇;吴逊 刊期: 2011- 37

  • 左枕叶隐球菌感染的慢性肉芽肿性炎症误诊一例

    患者女,35岁.间断性出现右眼视物模糊伴神志不清10余天,每次持续约40min后视力及神志恢复正常.17岁时曾有发热、咳嗽、咯痰、咯血等病史,给予抗结核治疗后症状缓解.神经科专科检查:言语清楚,时间、空间定向力正常,粗测记忆力、认知功能(概括、计算、判断、思维)基本正常,性格无改变,颈项无强直,Kernig征、Lasegne征阴性;双眼视力、视野、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龙德云;程新财;叶孝乾;陈和平;尹满香 刊期: 2011- 37

  • 瘢痕防治应密切结合损伤修复研究

    瘢痕是损伤组织修复的结果,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是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一直备受整形美容外科的关注.虽然目前其发生机制和防治措施有了一些进步,但总体来讲,其发病机制尚不明了,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疗效尚不尽人意,仍是困扰临床日益突出的一个基本问题[1-2].我们认为瘢痕和损伤修复之间的关系是“标”和“本”的关系,主张瘢痕防治研究应紧密结合损伤修复.......

    作者:蔡景龙;杨东运 刊期: 2011- 37

  • 希望与挑战——增生性瘢痕的防治现状与困惑

    增生性瘢痕是创伤后组织修复过度的结果,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与降解间保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一旦被破坏,胶原的合成明显超过降解,导致其大量不规则堆积,形成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scar,HS).HS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而且因关节挛缩导致功能障碍,同时还可引起难以忍受的瘙痒和疼痛.因此,HS的防治一直是重点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课题[1].下面,就瘢痕的发生机制、研究模型和防治三个方面......

    作者:贾赤宇 刊期: 2011- 37

  •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重症病房患者获得性感染的发病率

    重症病房(ICU)中呼吸道的获得性感染导致了高病死率,特别是当一些高度耐药菌所致的呼吸道获得性感染,导致了患者病死率的增加,且增加了社会医疗负担.一些预防措施,诸如选择性口咽部净化(SOD),选择性消化道净化(SDD)是否可以预防这些高度耐药菌感染的发生?荷兰Utrecht大学医学中心deSmet等的多中心研究发现SOD和SDD可降低ICU患者耐药菌的产生及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研究结果发表于《柳叶......

    作者:陈晨 刊期: 2011- 37

  • 支气管乳头状瘤一例

    患者男,74岁,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痰,以干咳为主,咯少许白色黏液痰,咳嗽以晨起后较多,多语后易发,无畏寒发热,无盗汗呛咳,无声嘶,咳血丝痰半年,每日1~3次不等,当地就医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近2个月患者咯痰带血渐增多,偶可见鲜红血块咯出,无头晕头痛,无心悸气急,体重无明显改变,无外伤史及手术史.......

    作者:方金洲;王晓玲;朱斌 刊期: 2011- 37

  • 请责任作者把责任承担起来

    笔者在审稿工作中发现,部分临床研究论文的质量与作者单位和责任作者(或通讯作者)的学术地位及其能力不符,责任作者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是重要原因.责任作者是临床研究的核心,选题、基金申请、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分析总结、投稿发表,即研究的全过程和关键性工作多由责任作者参与或亲自承担.......

    作者:赵一鸣 刊期: 2011- 37

  • 医者典范总编楷模

    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病及老年医学专家,北京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杰出的总编辑钱贻简教授,因病于2011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7月12日清晨,全国各界的代表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们前往北京医院送别钱老.7月21日,北京医院隆重召开了缅怀钱贻简教授座谈会.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北京医院院长林嘉滨、笔者等近百人参加了座谈会.......

    作者:游苏宁 刊期: 2011- 37

  • 脂质体介导的PRX-2转染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PRX-2转染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方法取烧伤整形外科手术中所取的全厚皮片的剩余皮片,男5例,女3例.年龄6~41岁,平均24岁,均取自腹部.细胞培养采用组织块法,实验用第4代细胞.皮肤组织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传代,利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技术,将PRX-2基因转染至人成纤维细胞中,形成稳定表达,利用MTT法、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转染前后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特性的变化情况.结果......

    作者:宋慧锋;柴家科;林子豪 刊期: 2011- 37

  • 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痤疮瘢痕效果

    目的研究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治疗面部陈旧痤疮瘢痕的效果.方法24例面部陈旧痤疮后瘢痕患者,采用微等离子体射频技术进行功率为40~80W的滑动式及定点式双重治疗,每8周治疗1次,共治疗3~5次,通过治疗前后统一衡量标准对比来进行疗效评估.结果陈旧性痤疮瘢痕表现为面部大量散在分布形状不规则凹陷.通过多个临床指标评分,24例患者总有效率为83.3%.疗效显著8例(33.3%),有效6例(25.0%),轻微......

    作者:武晓莉;高振;刘科;夏玲玲;鲍云飞;阮静;刘伟 刊期: 2011- 37

点击排行